看吉隆坡唐人街的前世今生 缘何引大马政要垂青——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看吉隆坡唐人街的前世今生 缘何引大马政要垂青
2010年04月02日 09:2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茨厂街街头一瞥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马总理来拜年

  虎年春节前,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联邦和地方政府官员的陪同下,专程前往吉隆坡的唐人街一带,向公众发放红包和柑橘,并给当地华人拜早年。

  据报道,纳吉布当天下午抵达唐人街时,当地华人社团组织了传统的舞龙、舞狮、舞虎表演,敲锣打鼓,迎接纳吉布的到来。当地华人今年特地突破传统,一改过去的“龙装”和“狮装”,推出了“虎装”,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

  这是纳吉布自去年就任马来西亚总理以来,第三次走访唐人街。吉隆坡小贩商业公会副主席洪细弟说,纳吉布在访问唐人街期间听取了当地华人社团领袖就唐人街的发展所提出的意见,并指示马来西亚联邦领土部和吉隆坡市政府解决唐人街的布局和美化等问题。

  吉隆坡的唐人街有何前世今生,引得马来西亚政要如此垂青?

  浓郁的中国风情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最多的地方。而华人目前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马来西亚,随处可见英文华文相间的大字招牌。

  吉隆坡唐人街坐落在吉隆坡老城区南部,涵盖指天街、茨厂街和后街几条道路,包括马来西亚大饭店一带和必打灵街附近的华侨区,迄今已经有逾百年的历史。这一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交通非常方便。

  唐人街自始至终还是弥漫那股老中国的传统风味,仍保持着中国城市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出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漫步在这里的街道,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中式的牌楼、中式的楼宇,中式的沿街售货摊,来自中国的各式水果、食品,各种地方风味的中餐馆……

  在其他国家,都是先有城市,才有唐人街。但是,吉隆坡的唐人街,却是这个城市的起源。唐人街区所包括的指天街,就源于华人艰辛创业的历史。

  据马来西亚马潮联会助理执行秘书曾楚泉介绍,180多年前,吉隆坡正式建城就是在这里。这里是当时采锡矿的工人找工作的地方,“指天道地”,所以叫指天街。这里也是华人的天下,当时华人大多聚居在这里。“最先这里是客家人多,后来这边就是潮州人,那边是福建人多,就变成一个区,一个聚居地。”

  而茨厂街又名“薯厂街”,为什么会叫作“薯厂街”呢?当地华人作家林金城介绍说, “茨厂街名称的由来是当年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在这里开设一间茨厂,即木薯厂,但后来经营不善而倒闭。虽然如此,在这里工作的华人社群,已经习惯把这里称为茨厂街了。”他经常带着朋友及学生们到茨厂街一带进行“知食之旅”,其中一个必访地点就是120多年前华人先驱叶亚来创办的茨厂原址。茨厂街长400多米,宽20米,这里的商店基本上都是华人所开,店内经营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种用品,如今已经成了各国游客来吉隆坡必到的地方。

  热闹的商店和美味的小吃

  唐人街面积虽然不大,但在小街小巷,货摊很多。这里的商店基本上都是华人所开,店铺内外都张挂着醒目的中文招牌和广告。街上茶楼、饭店、中药店、华文书店、小旅馆、超级市场等,应有尽有。

  唐人街十分热闹,特别是每天晚上更像过节一般。必打灵街是吉隆坡有名的夜市。黄昏的时候各种货摊都摆出来了,卖的东西有水果、T恤、手袋、首饰、工艺品、钟表等。同这里的小贩讨价还价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整条马路也因此变得更加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如果有耐心,有时能砍去三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的价钱。

  许多餐馆在夜幕降临之前,就纷纷在餐馆门前摆上露天的餐桌。那品种繁多的中式美食深受老外们的喜爱。

  到茨厂街,不妨尝一尝由明船茶坊特别推介的“茨蛋”美食。所谓“茨蛋”其实就是“木薯蛋”。“在那条巷口有一档很著名的蕃薯蛋,有一次我经过那里,突然想到,若是能推出木薯蛋,那就更有意义了,在此提议下,就有了茨蛋的出现。” 林金城说。

  每一粒茨蛋均由手工制成,木薯也特别挑选,经过一番耗时处理后,美味可口的茨蛋上桌了。明船茶坊创办人林子认为,当大家在重温茨厂街历史的同时,能品尝到由木薯制作出来的茨蛋,这吃的意义就不只是吃而已,而是进一步把历史与美食结合,让吃的意义更为提升。

  “也希望大家在品尝茨蛋的味道后,能感受到幸福满满。”林子补充道。(乔钟)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