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约翰内斯堡唐人街 被称为南非最安全的地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探访约翰内斯堡唐人街 被称为南非最安全的地方
2010年06月10日 10:47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犯罪之城”约翰内斯堡,有且仅有这么一条街,这里到处供奉着关公像和财神爷,这里的店铺和路段大多用繁体中文做标识。在这里你可买到老干妈、郫县豆瓣,还可吃到沙县小吃、麻婆豆腐,甚至还能闻到煎中药的味道。和其他地方比,这里天黑后出行的人要多得多,因为这里是整座城市最安全的地方,这就是约翰内斯堡的唐人街。

  关二爷、财神爷

  一起供着

  华人是这个世界上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泛的群体,其顽强的生命力足以在任何一个地方扎根壮大,约翰内斯堡也不例外。从足球场开车一路向北,穿过敏感的黑人区,汽车驶进一片相对热闹的街区,当记者看到旁边大幅中文广告牌时,便明白,这里便是约堡的唐人街。

  记者下车后习惯性警惕地四周观察,一路护送我们的华人司机轻松笑着说:“别看了,没事儿。这个时段没人抢劫,整个约堡就数这里最安全。”记者下车后发现,这条街几乎与国内普通街道没什么差别,花哨布置,五色霓虹,凌乱无序的小广告随处可见。一家中餐馆的老板娘用带闽南口音的普通话热情招呼大家进门,门口鲜红的中国结和供奉着的关羽像相当扎眼。房间内饰也是古色古香,几幅书法让店面中国味十足。老板告诉大家,海外华人大多信奉关二爷,认为其不仅是义气象征,还能护身保佑。再往里走便是财神爷了。“一个负责守店,一个负责送钱。”大伙儿笑道,中国生意人带着这两尊真神走向了全世界。

  水煮鱼、回锅肉

  都吃到了

  面对这群国内记者,老板几乎拿出了整个餐馆所有的招牌菜:水煮鱼、回锅肉、麻婆豆腐、炝炒莲白、扣肉、鱼香肉丝……可怜这些到约堡已经三天,没吃到一口正宗中餐,大多靠方便面度日的记者一阵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末了老板还上了啤酒,大伙儿打着饱嗝,点上支香烟,吐出口仙气:“能在这地方吃到正宗中餐,真是人品好啊。”有好奇的记者来到厨房,发现除了厨师,洗锅刷碗拖地的全是黑人。偶有白人进出,据打听仿佛是送货的。

  这里是

  南非最安全的

  约堡一直是南非最危险的城市。一位居住于东方商城的华人曾说:“南非白人家家户户的围墙安装了电网防盗,围墙有两米高,而华人住房的围墙则有三米多高,因为我们在这里更缺乏安全感。”但凡在南非开店经营三年以上的华商大都遭遇过抢劫,但在唐人街例外。“我6年前来这里盘下这个店,一直到现在都没被抢过,什么危险都没发生。”李女士是北京人,2004年来南非唐人街打拼,专卖华人所需品。在其货架上你不难找到老干妈、北京水饺、郫县豆瓣等全国天南海北特产,记者甚至发现还卖中药材。“一句话,国内卖什么,我们就卖什么,我们这里还帮华人煎熬中药呢。”老板告诉记者,自己来南非后,曾在家中被黑人劫匪入室抢劫过一次,但在唐人街从未发生这种恶性事件。

  “这条唐人街是整个约堡最安全的地方,晚上9点前在这条街上走绝对安全。”一位伙计告诉记者,唐人街的安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里的华人专门花钱雇佣了保安公司私人保安维护秩序。这时,记者们刚好碰到三位巡逻的黑人保安。他们友好地与大家打招呼合影,比南非普通警察有亲和力得多,要不是其身上背着的来福枪,还真以为其是路过的黑人。不过李女士也告诉记者,在南非整体治安恶劣的大环境下,唐人街的安全只是相对,“晚上9点以后,所有店铺都会全部关门,因为保安要下班了,那时这条街和任何一条街一样充满着危险。”

  世界杯

  与南非华人“无关”

  记者在唐人街唯一困惑的是,在这里你几乎找不到一丝世界杯的痕迹,哪怕是一张招贴画,一张广告都没有。而这里的华人在被问及世界杯时也毫不关心,并表示不会选择去现场,宁愿在家看电视直播,似乎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毛先生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鲜花礼品店,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谈及世界杯,他直言会每场必看,但不会去现场,“一方面,华人大多是生意人,世界杯期间照样要工作。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世界杯赛场地处黑人贫民区,比赛大多在晚上,一旦发生堵车现象,华人很容易成为受害者。虽然世界杯期间也有不少庆祝活动,但很少有华人参加,即使接到了邀请,我们也不敢参加呀。”另一位华商则表示,这些华人冒着极大危险来约堡就是为了挣钱,世界杯正好是大家发财的好机会,当然不会放下生意去看球。这位华商表示:“世界杯只是非洲人的派对,我们平时怎么谋生到时候也一样。”他唯一担心的是,比赛时发生恐怖事件,或东道主很早就被淘汰,这样会引起当地黑人的激烈反应,“就怕南非队一输球,黑人起来闹事,一闹就是打劫、砸店、烧车,那生意不但做不了,连生命都会有危险。”(张宇翔)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