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政策赢得青睐 在日华人选民票寄民主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民生政策赢得青睐 在日华人选民票寄民主党
2009年09月01日 09: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8月30日晚,日本第45次众议院选举开票速报通过各电视台报告给全国观众。日本民主党所获得的议席已经超过全部480议席的一半、达244席。据预测,民主党可能获得超过300以上的议席。图为民主党代表鸠山由纪夫在该党开票中心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发 段跃中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9月1日电 8月30日,日本举行第45届众议院大选。民主党在本次大选中以308席的绝对优势,取得压倒性胜利,结束了自民党自1955年结党以来稳居众议院第一大党的历史,也实现了梦魅以求的政权更替。在这其中,持有日本国籍的有权华人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的投票倾向和政治立场如何,非常值得关注。为此,日本《中文导报》对有投票权的120名在日华人进行了电话调查,结果表明华人有权者也是票寄民主党。

  虽然,普通华人未必对似曾相识的政党政策做出太深的研究和比较,但民主党提供了看得见的民生实惠,再加上选民内心普遍具有换个党做做看的朴素想法,成为引导华人选民投票民主党的主要原因。

  该报针对华人调查显示:在随机取样的120张华人选票中,自民党获30张,占25%;民主党获71张,占59%;公明党获6张,占5%;共产党获5张,占4%;社民党获3张,占2.5%;弃权者5张,占4%。这个结果,与日本全民投票结果相比,基本吻合。华人对民主党及其侯选人的支持率创新高,表明民主党高扬的民生政策对华人是有吸引力的。

  为什么大多数华人会投票给民主党?该报调查揭示出几方面理由:1、民主党提出的民生政策为大多数华人的在日生活提供了实惠:老后年金本来只能拿4万,今后或许可以拿8万;高速道路零收费,对汽车族是福音;儿童每人每月领26000日元津贴,增加育儿收入,鼓励国民生儿育女;2、自民党执政太久,积重难返,且有一党执政之嫌,不妨趁这次机会换党换人做做看。民主党的执政能力还有疑问,但政权更替对自民党是个教训。有华人回答说:自民党执政太长,不是件好事,有政治竞争,才会有平衡。日本实现政权轮替,执政党就会有自律感。3、民主党侯选人比较年轻,有活力,有感染力。一位华人投票者说:我们选区里的民主党候选人天天早上在车站门口演讲握手,竞选态度认真,给我留下很好印象,所以就投他票了。

  对于遭遇历史性惨败的自民党,华人有权者意见两分。有人指出,自民党执政太官僚化,也太安逸,现在应该交出政权,感受一下在野党的立场和滋味,对党的新生有好处。也有华人敏锐地看到,自民党的垮台不仅因为麻生做得太差,也不全为安倍和福田甩乌纱帽,其实早在小泉时代就埋下了祸根,今天的结局是小泉从内部破坏自民党的必然结果。不过,也有一些为自民党投票的华人表示:自民党多年执政,整体上对国家的管理更加成熟,在内政和外交上有经验,也更有平衡感。在民主体制内,自民党迄今为止的存在不是独裁,只是政党规模比较大一点。更有意见表示:民主党做出许多撒钱的承诺,但来钱的根据说得太夸张,从政策着眼,自民党提出经济成长为主,有中长期的眼光,而民主党的政策好象不是建立在国家经济现状的基础上,但最终的选举结果显示了民意的主流。

  调查发现,日本大选中具有的人情票和组织票,对华人投票者也有影响。比如都营住宅里的华人,就会受到公明党后援团的鼓励;为落实归国者新生活支援政策而提供帮助的公明党、共产党等,也会得到残留孤儿们的支持。另外,也有华人看好共产党热心帮助弱势群体,坚持不领政治献金、不领政治助成金的政党立场,为其投票;也有华人把票投给了强调和平的社民党。

  调查显示,有4%的华人有权者在本次选举中弃权,但绝大多数华人有权者还是认真履行了自己的政治权利,积极参加投票。不少有权者告诉该报,华人在日应该参政,无论是履行投票权还是争取参选权,都应该有所作为。但华人参政不应太华人化,不要试图在日本制造一个“华人社会”,融入主流是参政的前提。

  另外,调查发现,华人对日本民主政治的信任度普遍不高,不少人认为,政治人物参选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个人当选、政党获胜;自民党此前说话不算数,民主党当政后,政策能落实一半就不错了。现在的日本,没有众望所归的政治人物,也没有众望所归的政党,只能在矮子堆里拔高个。不过,华人对于日本的选举制度,大多认为还算公平,至少在形式上落选的人只能下台了。(杨文凯)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