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华报:患难见真情 地震把全球华人的心挽在一起

2008年05月21日 09: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中新网5月20日电 汶川地震以来,全球华侨华人踊跃发起赈灾捐款活动,希望为祖国同胞尽一份力。美国《侨报》5月20日刊发评论文章称,此次罕见的特大地震让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心空前高涨,并把全球华人的心挽在了一起,掀起了爱国捐献大热潮。全文摘录如下:

  汶川大地震震惊全世界。灾情之惨烈使人惊骇,死伤之惨重使人悲痛。中国领导人和政府的爱民、高效、透明令人敬佩,中国军警的英勇、无私、坚强令人感动。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普遍称赞。笔者还有一个深刻感受:此次罕见的特大地震把全球华人的心挽在了一起。

  纽约侨社年年都有救灾募捐活动,此次大不相同。捐款人数之多、速度之快、金额之大,均超过历次。各社团普遍从内部带头捐起,广泛号召。许多社团争相走上街头募捐,艺术家们组织义卖、义演,有些商店还进行义售。各类义举轰轰烈烈形成热潮,感染和带动了其他族裔人士纷纷献出国际主义热情。

  为什么会这样?笔者认为,有精神原因也有物质原因。捐款既要有“心”又要有“钱”。有钱无心不会捐,有心无钱捐不了。此刻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国心空前高涨,其财富拥有量整体而言比过去大有提高,故而出现此次爱国捐献大热潮。

  华人企业界是捐献最多最踊跃的。原有的传统老侨,祖辈、父辈在美国扎根创业,传到现在,一部分已成富人。大陆开放以来,大量新移民来美,其特殊优势在于同大陆联系密切,经过近30年打拼,涌现出一批较成功的企业家。不论老侨还是新侨,都因赶上中国经济腾飞、中美经济交流而大受裨益,也为两国交流做出了贡献。他们感念祖国,也爱美国,所以捐献踊跃。纽约州长帕特森和议长肖华前日特意来到华埠。他们表示,“9·11”和新奥尔良水灾时,华人热心奉献,现在中国有难,所以他们要支持,并当场捐款。

  富有者毕竟是少数,捐献热潮主要还是靠基层华人。金额并非最重要的,爱国、爱同胞的心比金子珍贵。不少新移民立足未稳,还在为生存拼搏,却慷慨解囊。有许多老人,耄耋之龄没有收入,靠补助金生活,却节衣缩食热心捐献,有的坐轮椅、有的被搀扶着来捐款,情景感人。

  留学生也不富裕。大多数华人子女上大学靠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课余以打工维生,但此次活动中他们亦十分积极。据笔者观察,留学生似比在国内时更爱国。原因有三:其一,常言“失去后更觉珍贵”,离家越远越想家,离国越久越爱国;其二,在异国他乡人生地不熟,加上难免遇到歧视,就更觉同胞亲、祖国亲;其三,留学生学习压力大,平时很少参加群众活动,显不出爱国来,一旦发生大事,爱国热情就会像“井喷”一样爆发。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3·14”事件和“藏独”分子、反华势力阻挠圣火传递,就激起全球华人的爱国热潮。热情未退,紧接着发生大地震,所以募捐活动特别热烈。

  港澳同胞此次表现超过以往。原因在于“三有”:一是有财力,港澳同胞总体而言比大陆同胞富裕;二是有传统,热心公益、慈善事业发达是港人的优良传统;三是有热心,港澳回归后,“一国两制”落实,“马照跑,舞照跳”,自由未减少。在中央政府大力扶助下,港澳克服了金融危机、禽流感、SARS等考验,经济恢复繁荣,继续快速发展,爱国心也大增。

  台湾也出现从未见过的热潮,令人刮目。笔者认为,还是三个原因:首先是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手足情,同情心,两岸同胞是相通相连的;其次是大陆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大发展,已使两岸间的冰山从根基上松动、软化;第三是台湾“变天”,“台独高墙”崩塌,虽然鸿沟尚未填平,但民心已变,两岸亲近了许多。

  灾难面前见真情。汶川大地震把全球华人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作者:方焰;旅美华人政论家)

编辑:张旌】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