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樱花烂漫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又到樱花烂漫时
2009年04月03日 16:06    【字体:↑大 ↓小

   又到了春光烂漫的季节,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阳光明媚的赏花时光。东京的我家楼下就是一个大公园,种满了樱花,是我们家附近地区的“花见名所”即赏樱胜地。一早就有人来早早地铺上蓝色的塑料布占地盘。最好的地盘自然就是樱花树下。到了上午11点钟左右,就可以看到人们不断围聚过来。于是,酒香、肉香飘过来,歌声、笑声响起来,平日静谧的公园一片热闹和欢乐。星期六和星期日那就更加厉害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一切构成了一曲年年岁岁皆相同,岁岁年年听不厌的春光曲。旅居日本的许多外国人也很快就入乡随俗地喜欢上了赏花这一充满季节感的户外活动。

  星期六的下午,我去公园散步,看到由一个日本和3个外国人组成的4人小乐队在为观花客演奏、献唱。一位女客人大声地点歌:“来一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3个好象是拉丁国家来的外国人乐手显然不熟悉这首歌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对应是好。唯一的那个日本人乐手则单独吹起了黑管,樱花树下荡漾起熟悉的旋律。

  已故日本歌手坂本九唱红的这首歌的歌名直译为中文应该是“朝上看,往前走”,给人以振奋和鼓励的动力。处于金融危机深渊中的日本人显然在这首歌上寄托了很大的期待和心愿。这首歌在西方翻译为《SUKIYAKI》,畅销世界70个国家,售出的唱盘据说达1500万张以上。截至1988年,光在美国的广播节目中就被播放了100万次以上。

  话题跑远了。我们继续说赏花。日本把樱花看得很重,日本人说的“赏花”,是一种特定说法,指的是观赏樱花的这个活动。在室町時代(1336年~1573年),有个禅师叫一休(1394~1481年),他说过:“人得论武士,柱当属丝柏,魚数鲷鱼好,小袖(一种简式和服)则为红梅艳,观花得去御吉野。”而这里所说的“御吉野”是指今日的奈良县吉野郡吉野町一带,自古就是观赏樱花的好去处。

  其实,日本人古时候受中国文化影响,注重品赏的鲜花不是樱花,而是梅花。比如,日本最古的诗集《万叶集》中收录有赏花诗,以梅花为咏叹对象的有122首,而歌咏樱花的诗只有46首。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爱好倾向有了变化,到了《古今和歌集》时代(大约在914 年前后成册),樱花的诗为41首,而咏梅诗只有17首,梅花和樱花的地位颠倒了,樱花占了上风。

  在《古今和歌集》的第一卷中,有一位叫作在原业平的诗人甚至写下如下意思的诗句:“如果世无樱花,春情就该稳静。”显然他写的是反义,感叹的是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令人心动的樱花绽放,那我们迎接春天的那个心啊,就可以平静得多。

  由于樱花绽放时美丽如云,飘落时则潇洒利落,不拖泥带水。明治时代以后,被日本的政治家演化成日本的国粹,成了把日本国民推向战场为其效命的一种文化道具和美学意识。以致今日日本仍有不少人对无条件地推崇赏樱有心理抵触情绪,决不会去靖国神社那样的地方赏樱。

  今天旅居日本的中国人的绝大多数都喜欢赏樱,这是对日本文化中最明媚的一面的单纯喜欢,是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的最本能的赞美。但是,我想除了极个别的人之外,不会有中国人跑到靖国神社去赏樱的。(来源:日本新华侨报;作者:莫邦富)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