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同胞隔洋寄望两会:强化信心 转危为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海外同胞隔洋寄望两会:强化信心 转危为机
2009年03月09日 04: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两会召开,海外同胞热切关注。记者请几位侨胞发表看法:今年侨胞最关注什么议题?对国际金融危机有何感触?对中国发展、侨务工作等有哪些建议?参与话题讨论的侨胞隔洋寄语,闪烁着“侨”的思想智慧。

  强化信心 转危为机

  宗鹰:旅美作家,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秘书长

  这些天我与美国各地亲友面谈通电说到两会,都表达了共同的祝愿:强化信心,转危为机。肇始于美国的金融海啸,使得华尔街信用信誉泡沫化了。相形之下,中国重信誉、守信诚,内强信心,外彰信心,并通过及时大力的措施来实现。两会必将进一步凝聚和弘扬信心。

  要转危为机,首先要明鉴危机的根源和主因。历来美国和西方经济学,都把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的升级过程,视为经典的发展之路。但事实上,美国恰恰是第三产业膨胀过度,第二产业萎缩过快,加剧了整个经济的泡沫化。中国借鉴了不少外国的益处,也杜绝了许多坏处,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这正是中国目前相对没有美欧危机深重的根本原因。但中国加速融入国际社会,当世界金融危机发生,经济衰退波及全球,并没有完全的绝缘体、防火墙,某些泡沫化和波及的危险,不容忽视。

  以忧患之心沉着应对

    周玮生: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立命馆孔子学院院长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措施是正确的。扩大内需,我认为要变“国富民强”为“民富国强”,改革税收等财富分配制度、实施小政府大社会体系、提高老百姓的购买力,还要避免大量生产污染。要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我建议在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建设“和谐社会综合示范区”,允许其实施一些社会管理政策,包括引进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中国的发展之路极不平凡,从海外学人角度,我认为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保持科技领先和健全的经济政策极为重要。第二,善于借鉴“他山之石”,什么时候都不能自大自满。

  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上下要有忧患之心,对金融危机多一分戒惧,就多一分化危为机的责任感。当前扩大内需,要步步为营,如加快农村城市结合,发展民营经济,改革税收制度等。我期盼国人能将金融危机冲击变成“中国的机会”。

  呼吁培养原创设计人才

    陈田忠:旅意大利侨胞,科恩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

  我最关注教育改革。现在大学毕业生一年就达500多万人,就业难,往往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所学专业不对口,大学设置课程与社会紧缺岗位仍有脱节。

  这场金融危机给大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国急缺的是原创设计人才,这是产品产能升级和增加附加值的关键。中国加工能力没有问题,资金也不缺,人才缺乏才是瓶颈。没有原创设计人才和创新,难以提升产业。因此,中国大学课程的设置上要灵活,把大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放在首位。

  改革教育,我有3点建议:更加重视培养创意和创新人才;借鉴海外优质教育经验,力倡启发式教学;公平对待民办教育机构,给民办私立大学等同公立大学的用人待遇。

  强管理,重塑侨民形象

    南庚戌:旅非洲侨胞,博茨瓦纳—中国友好协会执行主席

  中国人出国的越来越多,国内也给予许多关怀和呵护,“侨”的环境总体趋好。但也屡屡发生海外侨民受到住在国的清查以及人身权利被侵犯的事件。因我旅居非洲,感触较深。这类事件究其原因,除了当地粗暴执法等因素外,海外中国人自身素质也还要提升。重塑海外中国人的形象,成为当务之急。真心希望侨胞们遵守住在国法律,尊重当地习俗,注意礼仪,敞开胸襟融入和回馈当地主流社会。

  我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力量打击“蛇头”,严格管理外派务工代理公司,对出国者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语言、当地习惯、交往礼仪等。希望驻外使领馆在维权的同时加强监管,经常与各侨团沟通,一起对侨民进行培训教育,包括当地法律教育等。(记者 连锦添)

【编辑:张庆华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