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华人谈公务员生活:许多工作内容被要求保密(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在日华人谈公务员生活:许多工作内容被要求保密(2)
2009年03月13日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海滨小城的幸运儿

  日本西南部有一座风景优美的海滨小城,是全国知名的旅游胜地。当地就有一位华人女孩儿——姜小姐(化名)幸运地成为了公务员。

  姜小姐出生在中国北方,由于爷爷是残留遗孤,90年代时全家来日定居。从日本高中毕业后,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姜小姐再次回到中国并考入北京某名牌大学。

  为了不断吸引中国客人前来旅游观光,2006年,这座日本海滨小城政府迄今为止惟一一次专门招募了懂汉语的公务员。当年该地区的30个公务员职位,吸引了500人前来竞争。而这个要求会汉语的观光课的职位竞争更加激励,一个招募名额吸引了29个人前来报考。即将大学毕业的姜小姐一口流利的中文以及到中国留学的经历,让当地政府方面十分满意。当年她从29个人当中脱颖而出被录用。

  然而,成为公务员后的姜小姐不得不离开父母一个人来到海滨小城生活。她表示,虽然远离亲人,但是这个海滨城市风光优美、气候宜人,十分适合生活。收入虽然比普通公司职员要少一些,但是每年的奖金多少可以弥补一下。自己对于政府部门休假等方面的待遇也比较满意,尤其是女职员的婚假、产假、育儿假等比公司职员要多,十分人性化。

  姜小姐表示,自己所在的工商观光课,工作按部就班的情况比较多,和在企业工作相比缺少了一些成就感,不过如今自己已经渐渐习惯了。因为当地旅游资源丰富,工商观光课工作主要是吸引游客到此带动当地经济。当地和中国多个城市有合作往来关系,所以姜小姐也经常有机会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之间。她表示,希望把当地宜人的风景介绍给更多的中国人,让更多的华人前来观光、投资。

  政府内的外国人咨询员

  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以外,为了方便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在日本各地许多政府机关内的外国人接待窗口,都可以见到华人工作者的身影。

  许多家住东京都足立区的华人,在区政府的外国人相谈窗口都见到过一位名叫柳启华的华人咨询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柳女士是大名鼎鼎的中国老一代著名演员王丹凤的女儿。

  柳女士1985年来到日本留学,结婚后从此前就职的日本公司辞职,成为了一名专职主妇。1994年,神奈川县政府招聘了日本政府机关中的第一位外国籍工作人员。而当时居住在东京都足立区的外国人,尤其是残留孤儿人数很多,因此足立区政府也计划聘用一名“非常勤”外国籍职员。最终,柳女士通过了笔试和面试,成为当时足立区政府中惟一一名外国籍工作人员。

  刚刚进入政府工作时,柳女士在户籍科从事协助外国人办理登录手续的工作。除去汉语和日语外,柳女士的英语也说得非常地道,工作中同样负责接待区内来自欧美、菲律宾等地的外国人。柳女士目前的职务是外国人咨询员,每天协助居住在足立区的外国人办理结婚、保险、税金申告等各种手续,同时帮助外国籍区民解决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还要负责翻译各种资料。

  柳女士介绍,随着来日居住外国人人数逐渐增多,现在走进日本首都圈的各个区级政府,都可以见到外国籍工作人员的身影。比如,国家对于残留孤儿的支援政策于2008年4月实施后,居住有近200名归国遗孤的足立区,不久前就成立了专门的科室,并专门招聘了数名中国籍工作人员。

  柳女士表示,日本各地政府会根据需要,不定期地招聘外国籍工作人员。招聘启事一般会刊登在当地的区报上。根据岗位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的程序无非是应聘者按照招聘启事的要求先寄一篇小论文,通过书类选考后再接受面试。目前仅足立区政府就聘有7名外国籍职员,全部是“非常勤”。因为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必须拥有日本国籍,所以外国人“非常勤”职员,一般情况下很难转成为正式的国家公务员。

  在政府机关工作柳女士感觉相对稳定,不会像在公司那样竞争激烈,压力巨大。而自己一边工作一边也学到许多在日外国人的相关政策法规,在工作中同样增长了不少见识。像柳女士这样的政府“非常勤”工作人员,一个星期需要工作30个小时,具体的上下班时间可以自己自由安排。她介绍,足立区的外国籍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收入比较少,但是自己认为,按照日本的习惯,自己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先生的收入,所以工资的高低无所谓。自己在外工作不会像专职主妇那样容易寂寞,而且能够帮大家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觉得很高兴。自己觉得现在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工作起来也不会觉得累。(孙盈)

编辑:王海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