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手法花样翻新 美华人屡陷“网上中奖”骗局(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诈骗手法花样翻新 美华人屡陷“网上中奖”骗局(2)
2009年04月19日 1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银行账户被盗增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纽约华裔居民说,不久前她接到汇丰银行的电话。银行职员告诉她,有人打电话给银行,要从她的账户中转出几千元。这个人知道她的所有信息,包括其母亲的姓名。“他唯一不知道的是我的社会安全号码。当银行问他要社会安全号码时,他推说自己是聋子,听不到。”最后,这笔钱没有转出。

  她听说好几起类似的情况,感到诈骗无处不在。他们不能明白的是,这些人从那些地方获得自己的银行资料?汇丰银行北美公共事务部助理副总裁黄文在接受记者电话访问时说,该行对此有个书面声明。

  该声明称,最常见的偷窃人们身份的方法是透过“网上钓鱼”(phishing)。网上钓鱼就是向众多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谎称自己是某某银行,需要信箱主人的个人信息。同时,该邮件还把邮件接收者引到虚设的网站,要求填表,套取收件人的个人信息。许多人信以为真,最后上当受骗。“汇丰银行时刻检视这些钓鱼网站,并采取行动设法使其关闭。”

  声明说,汇丰银行还有防止身份诈骗措施和管理系统,以保护客户及其账户。他说,假如银行发现诈骗的可能,就会启动一个系统,保护信用卡、储值卡(debit card)和其它转帐诈骗。如果银行发行账户可能被诈骗,银行会立即通知账户所有人,并进行调查;同时冻结该账户,直到问题解决时为止。

  身份被盗援助中心(ITAC)在3月25日发表一份身份被盗原因的调查报告。报告说,对1530个受害人的统计显示,72%不知道犯罪原因。“许多人感到很沮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信息如何落到坏人的手里。”提供个人和公司身份风险管理服务的公司“交集公司”(Intersection Inc.)总裁史坦斐德(Michael Stanfield)说,偷取消费者信息的匿名犯罪越来越多,因为“技术使得犯罪分子能够通过关键记录软件(key logging programs)从你的计算机中偷取信息”。

  该调查报告显示,在1530个受害人中,28%的受害人知道犯罪原因。在这些案例中,26.5%的受害原因来自朋友、亲戚和同一个办公室的雇员;21.6%认为是歹徒通过计算机获得自己的信息;认为丢失皮夹、支票本、信用卡为原因的占15.1%;从信件中获得信息的占11.6%;属于公司和雇员原因的为11.6%;消费者数据丢失的占4.7%。

  会头诈骗时有所闻

  自2008年1月起,戴禺律师每周一下午在美国福建同乡会为华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他说,每天前去咨询的华人有十个左右,至今为止约七、八百华人参加。“前来咨询的以福建人为主。”他说,遭受诈骗最多的是“标会”诈骗,即华人常说的互助会。

  他说,在纽约华人小区,标会集资活动相当风行,会头携款逃亡而倒会的事也时常发生。他举例说,2008年8月,几位福州人前往咨询。他们指称,会头李美金2004年6月携款潜逃,至今下落不明。李为福建长乐人,今年约50多岁,曾经在衣厂打工,没有合法身份。

  2002年,李美金组织标会,共有22人参加,其中有李在佛罗里达开店的妹妹李美英和弟弟李美贵。李的妹妹和弟弟都在一开始率先标得会钱。一位曾是会员的林姓妇女说,她与丈夫于2003年4月加入,每人每月交700元,一直交到2004年5月。从此,李美金人间蒸发。他与丈夫已经交14次会钱,损失金额1万9600元。另外一名会员把一生的血汗钱投入标会,希望坐收高利,结果被骗,事发后中风卧床。

  2008年12月初,一位郑姓福州女士前往咨询说,她几年前参加会头陈丽明组织的标会活动。这名会头是50多岁的福建长乐人,家住布碌仑。“她参加过两次,大家都是按时付钱,合作也很愉快。”但是,该会第三次标会发生问题。2007年2月,会头将100多万元全部带走,回到中国。受害者有几十人,每人损失约在五、六万元以上。

  她回到中国后,还一直和这些会员联系,表示自己因为丢失绿卡,故无法返回美国。“该会头还告诉他们,等自己赚钱后会把钱还给他们,希望他们耐心等待。”现在,两年多过去了,仍然没有音信。他们关心如何追回被会头卷走的会款。戴禺认为,这是标准的诈骗。因为标会在美国不合法,这些钱很难追回。

  许多华人上当受骗

  戴禺说,华人小区的身份盗窃也时常发生。他分析,这些骗徒有的是室友,可以收到别人的信件,知道别人的社会安全号码,看到别人的信用卡签名,这样,他们就可以用别人的信息申请信用卡。有的是餐馆的老板,知道雇员的数据。有的骗徒是受骗人的男女朋友。因为两人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骗徒知道对方的所有信息,甚至对方母亲的姓名。现在,人们经常收到所谓银行的电子邮件,要求更新个人信息。“如果仔细看,寄信人的地址并不是银行。”

  他自己曾经有过信用被盗的经历。不久前,他接到一家大银行的防止诈骗部门的电话。银行问他最近是否开支票买过某种东西。他回答“没有”。原来,有人用他的支票购物,但是,新支票的序号与原来支票的序号相差太多,引起银行的怀疑。他估计,可能有人冒充他给银行打电话,佯称支票丢失,重新订购支票本。

  他认为,这种情况可能与美国的大银行的服务部门外包有关。许多银行的服务部门设在印度。在这些外包的部门里,当地职员可能通过某种技术能够拿到用户的信息,包括社会安全号码。

  一直流行的奈及利亚诈骗(Nigeria Scam)也侵入华人小区。骗子广发电子邮件,导致多人受骗,但是碍于颜面,不愿向外透露。有一次,一位熟人在半夜打电话给戴禺,讲到有人给他发电子邮件,说一位外国高官在银行存有几千万美元,但是这个高官已经去世。发信人希望找个外国账户转出这笔钱,事成之后将拿出20%作为报酬。“这位熟人在美国受过教育,获得硕士学位,竟然相信这样的事情,还向我咨询意见。”戴禺当时就告诉他,这是一个古老的骗局,不要上当。“但不知他回信没有。”

  戴禺说,纽约华人中的另一个问题是借钱不要借据。例如,有的人要开餐馆、买房子,向亲戚朋友借钱,但是最后不还钱。这类经济诈骗经常发生。因此,他建议花点钱请律师写个借据,说明借多少钱、何时借与何时还,利息是多少。借钱最好有抵押。“有华人太信任别人,贪图高利,最后吃亏上当。”

【编辑:刘郁菁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