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侨联拓展海外联谊,壮大对我友好力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中国侨联拓展海外联谊,壮大对我友好力量
2009年07月09日 15: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大 ↓小

  五年来,中国侨联及各级侨联组织坚持以增进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系,在促进中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传播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侨联组团参加世界广东人大会、国际潮团联谊大会、世界客属乡亲大会、世界福建乡亲恳亲大会、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恳亲大会、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世界云南乡亲大会、世界缅华大会以及海外血缘、地缘、业缘性侨团的活动,走访侨社,慰问侨胞,了解侨情;继续推动与未建交国家的民间交往工作。中国侨联和各级侨联邀请了大批侨团和侨领,会同有关省、市侨联和港澳侨团联合互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海外联谊活动,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经贸交流活动,为拓展中国侨联及全国各级侨联的海外联谊,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侨社和谐做出了努力。中国侨联举办的“奥林匹克与华侨华人”、“改革开放与华侨华人”、“五洲同春”以及会同有关部门、有关省(市)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中菲建交30年庆贺活动、祭孔大典、炎帝陵祭祖活动、港澳委员年度论坛和赴内地考察活动,进一步凝聚了侨心,密切了联谊。

  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海外青年委员身处异国他乡,情系桑梓,特别关心和支持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增进中国人民与居住国人民的友好情谊,特别是在中国人民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困难的时刻,慷慨解囊,捐资捐物,与祖(籍)国人民和衷共济,共度难关,体现了血浓于水的手足情谊,不愧为侨界先进。在围绕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以及反对境外反华势力的各项活动中,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海外青年委员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组织不断扩大,工作更加活跃。目前,中国侨联青年委员分布在65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荷兰、巴拿马、南非等地以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为骨干分别成立了当地的华侨华人青年组织,成为海外侨团的一支新兴力量。全国14个省(市)成立了侨联青年委员会,为侨联组织输入新鲜血液的同时,给侨联工作带来蓬勃生机,成为侨联工作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密切了与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系,拓宽了侨联工作领域,延伸了侨联工作手臂,丰富了侨联工作内涵,为侨联事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将根据《章程》规定,继续聘请热爱祖(籍)国,华侨华人中的重点人物,德高望重,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专业上有造诣,长期热心或从事侨社工作,在繁荣侨社和促进中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著名侨领担当海外顾问。同时,聘请热爱祖(籍)国,热心侨社工作,在海外侨社中有一定经济实力,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侨团负责人或骨干担当海外委员。

  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拟聘请的海外顾问107名,分布22个国家(其中:亚洲36名,非洲4名,欧洲14名,美洲46名,澳洲7名);海外委员240名,分布70个国家(其中:亚洲45名,非洲27名,欧洲79名,美洲76名,澳洲13名);海外顾问和海外委员总计347名(男323人;女24人),分布73个国家(其中:亚洲81名,非洲31名,欧洲93名,美洲122名,澳洲20名)。

  中国侨联及各级侨联的港澳委员,发扬“爱国、爱乡、爱港、爱澳”的光荣传统,支持特区政府依法行政,积极参与港澳社会事务,在港澳侨社团发挥中坚作用,为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稳定、增进与内地的沟通、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侨联积极支持香港、澳门侨界社团开展的各种活动,增进了与港澳侨团的友谊。

  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拟聘请香港特别行政区顾问21名、委员56名、常委20名、名誉委员11名。聘请澳门特别行政区顾问8名、委员20名、常委7名、名誉委员1名。

  根据“侨中有台”、“台中有侨”的特点与优势,制定并下发了《中国侨联对台工作意见》,研究部署侨联对台工作;参与、支持海外侨胞及其社团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反独促统”活动。与台湾侨联总会连续三年共同举办“两岸侨联和平发展论坛”,达成“五点共识”,共同向海外发出携手推进和谐侨社的倡议书,共同推进两岸和平发展;与台湾华侨协会总会举办“为侨服务——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与中国国民党归侨联谊会举办“两岸同侨亲情中华行”;2009年6月,中国侨联首次组团入岛参访,密切了与台湾侨界社团的沟通联系,建立了交流联谊的平台,为促进两岸民间交往做出了积极努力。

  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聘请的海外顾问、海外委员中,既有台湾省籍的海外乡亲,也有传统侨社的代表人物。

【编辑:张冬冬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