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女生遭残害致死案引热议:“当看客”也是帮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留美女生遭残害致死案引热议:“当看客”也是帮凶
2010年05月24日 10: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4日电(陆春艳) 在纽约法拉盛街头遭强暴并被恶性殴打致脑死的中国黑龙江籍姚姓女留学生,于21日被正式宣告死亡。该案在纽约、美国乃至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反响。人们在对受害者及其家属表示关切和同情,要求美国司法机构严惩凶手的同时,目击案发过程却视若无睹的路人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网友及侨界纷纷谴责路人“见死不救”的冷漠,直斥“当看客”也是帮凶。

  当地时间5月16日晚,赴美仅两个月的23岁中国女留学生姚宇在法拉盛繁忙街区被一名墨西哥裔男子拖入后巷强奸,并被一根金属管狠狠敲打头部至脑死亡,并于21日被正式宣告死亡。当地媒体称,警方在调阅街头监控录像后发现,歹徒当街将姚女拖进巷内时,有两三位民众就在一旁伫足围观,但随即转身离去;不仅如此,目击者见到当姚女尖叫呼救时,曾有多位民众路过,却无人停下来解救或报警,眼睁睁让悲剧发生。

  此案经中新网报道后引发网友热议,新闻跟帖中对目击者“见死不救”表示愤慨的网友遍布各地。一位美国网友发表“华人特有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令人寒心”的跟帖,获得数十人支持。一位欧洲网友说,这是一件让人震惊气愤的事情,中国人要站出来,为我们的同胞鸣不平,并对死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哀悼。

    “从录像中可以清晰看到案发时疑犯在攻击受害人时,路边匆匆而过的华人竟然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贵州一位网友称“其冷漠的心态让人心寒”。一位黑龙江网友认为:“实在是悲哀,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又作何感想呢?”一位湖北网友则呼吁“每个人,多一份爱心,社会上就会少一个悲剧!”

  案发时目击者视若无睹的行为亦引发当地华人社团的反思。纽约华人社团联席会主席朱立创表示,在人来人往的闹市发生这种悲剧,让他大感“不可思议”,也对民众的冷漠大叹“人心不古”。美国纽约黑龙江同乡会会长李铁城认为,案发时路边匆匆而过的华人竟然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其冷漠的心态让人心寒。中美商会名誉会长付林敏芝指出,花季少女在人群熙攘的法拉盛遇到暴徒袭击后,竟然没有任何民众伸出援助之手,令人寒心。

  又一次惨绝人寰的凶案发生在华人同胞身上,引发美国华文媒体的关注。近日,多家媒体对此案进行追踪报道,同时刊发评论,指斥“当看客”也是帮凶,呼吁华人互助来避免惨案再发生。

  美国《侨报》评论称,令人玩味的是,此事件的现场目击者既有外国籍人,“也有匆匆路过的华人,竟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路见不平,按中国先哲的精神应是“拔刀相助”。然而,诸多路过的目击者,其中也包括华人,对此暴力事件却无动于衷,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

  评论指出,假若说姚女之死是墨西哥裔犯罪嫌疑人暴力所为的话,那么可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一些华侨华人担心见义勇为泄露身份遭遇不测。表面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保护自己,实则不然。这一次,犯罪嫌疑人目标尽管对准姚宇,但社会中的犯罪行为并未止息。假若遇到罪犯行凶时人人都回避肃静,就正中了作案者下怀,为其行为提供了契机,并且犯罪之手会伸向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有可能危及到自身。

  因此,华人路遇到同胞的不幸,为着明哲保身而只当起看客就是大错特错。许多事实证明,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犯罪猖獗的地方,华人要安全,最有效的是发扬团队精神,用正气压倒邪气,才能震慑犯罪,惠人惠己。令人欣慰的是,面对姚宇无辜被害,纽约华人社团亡羊补牢,呼吁华人守望相助,成立华人巡逻队,维护社区安全。这些都是很实际的自卫措施。

  美国《世界日报》亦刊发评论称,旧日的社会道德中,女子街头呼救立刻会吸引路人上前相助,群众合作捉拿禽兽,如今世风日下,有道德有勇气的人凤毛麟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事可遇不可求,唯有自保。笔者提醒所有在美华人同胞,在外遇见各种状况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与对方大声争执,声量大并不表示对或赢。如果判断情况不利己,要知道如何息事宁人,继而走为上策。如果状况恶劣则要迅速报警,警察来时也不要急着争吵告状,否则先被套上手铐就太冤枉,或无端被警察误打误杀。

  美国各族裔龙蛇杂处,遇事反应不一。华人同胞应该在平时衣着端庄,谈吐适中,不大声喧哗,不要特立独行,招来异样眼光。华人小区应该多谈谈,针对如何自我保护,互相交换治标、治本的方法,集思广益,使类似惨案永远不要再发生。(完)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