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下的在日华人冷暖录:危机中寻找新契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金融风暴下的在日华人冷暖录:危机中寻找新契机
2009年01月15日 16: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2009年的新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和企业解雇风潮中悄然度过。从整体经济大环境来看,金融业、IT业、制造业等成为裁人减员重灾区,其延伸影响遍及整个社会。在日本,不少华人也与日本员工一样,在年末年始之际切身感受到了冲击,这个新年过得忐忑不安。

  不过,危机之中有“危”也有“机”,任何一场危机也同时意味着转机。相比于经受了裁员风暴打击后的日本人显示出的群体性沉闷和无措,华人则显得比较积极而乐观。许多华人或未雨绸缪,或主动选择,或自我调整,纷纷在危机中寻找新的契机。

  张忠良:危机提供了人生转换的理由

  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严重打击了多数国际金融巨头,使得在日外资系金融证券机构人心惶惶。外资机构中的华人员工也身受其累,自2008年11月开始就陷入极度的不安状态。

  据业内人士介绍,前几年应届大学毕业生都以进入金融证券行业为第一选项,其人气度远远超过综合商社。但出人意料的是,风暴袭来后,第一个大幅裁员、实施人事冻结的就是金融证券业。华人离开金融行业,尽管转行不容易,但有的人准备自己创业,有的人准备回国发展,都表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这其中,也有资深的华人从业者主动选择不安定,重新安排人生,让危机成为转折点,让命运由自己掌握,而不是被别人主宰——日兴资产运用研究所副所长张忠良在2008年底选择了“早期退职”,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身为证券业界的中坚骨干、在金融商品的资产运用评价方面屈指可数的专家,张忠良从2009年1月1日开始,享受到了一种找回自我的解脱感。在花旗集团所属的日兴证券内部实施的“早期退职募集”中,张忠良选择了平静地离去。他为此考虑了整整两天,反省了迄今为止的人生,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当然也权衡了优惠的退职条件中所包含的利害得失。张忠良说,这个新年过得轻松逍遥,心态平稳安定,春节期间还想回上海陪陪父母,计划举家出外旅游——这是来日15年中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心情和感觉。

  2009年新年,他过得平稳而宁静。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回上海陪父母过春节、去美国放浪一段时间、寻找自己创业的可能性等等,每一桩事情对自己来说,都可能是人生最后的机会,必须赶紧做,认真做。为此,张忠良在新年里依然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坚持锻炼身体,与朋友见面交流,时刻保持新鲜状态,防止身心生锈。

  多年以后,张忠良也许会对这场金融风暴,对自己的选择,对2009的新年,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这是一生永难忘怀的记忆。

  黄宏:日本失业全家回国休长假

  黄宏是IT业的软件工程师,来日本6年,近4年来一直在一家日本企业做派遣社员。去年他的约期是11月到期,下半年金融危机呼啸而至,行业内就明显地工程减少,用人量减少,黄宏的公司里也开始有派不出去的员工在公司里“学习”。按公司内不成文的规定,在公司里学习的人,头2个月100%的工资,以后2个月只开15万日元的生活费。再以后就得走人了。其实人没活干自己就闹心,所以几乎没人等到开15万日元的生活费,在公司闲两个月的都自己走了,但这次不同,经济危机,工作难找,11月的时候,公司里一下就有5、6个人在学习。老板和员工都一副忧心忡忡的面孔。

  对此黄宏也有了心理准备,他对朋友说,他来日本工作六年,结婚5年,孩子3岁,没打算在日本呆一辈子,但现在也没打算就回国,不想碰上了金融危机,他只想在公司里学习一个月,年底前没有新的工作的话,就先回国呆一段时间,就算回国休长假了。不想真的被黄宏说中了,11月工作约期到来前,没有找到下一个工作。黄宏向朋友诉苦,若以往,约期到来前两星期,公司会安排3、4个面接,很快就会找到下一个工作,但今年确实不景气,11月底约期结束,到12月中旬,只有一个面接还没成。看到公司里人心惶惶,黄宏就向公司表明,想请一段时间的假,回国探亲,公司同意了。

  于是在去年12月中旬,黄宏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国了,他走前表示,日本不景气,生活费也高,回国呆一段时间,既陪陪老人,也可以节省生活费用,他在走前就退了房子,又租了一个一室的公团房,把东西安放好,准备在家里过了春节后,自己一个人先回日本找工作,让老婆和孩子继续在国内呆一段时间。把失业当作一次长假,不顺利的日子总会过去的。

  刘先生:转职中,日本中国两头空

  2008年12月30日,企业开始放假,从这一天开始刘先生就算失业了,用他的话说“都是金融危机闹的”。

  刘先生在当留学生的时候就在这家位于大阪的汽车零配件厂打工,八年前他入厂打工时,工厂人手急缺,随后他还介绍几个同学一起去工作。因为工厂在中国天津有分厂,企业又有不少研修生,缺少既会业务又懂中日语的人,2005年他大学毕业后顺利成为工厂的正式职员,主要负责联络中国方面的业务,一年也会出几次差到天津。

  转眼三年多过去了,得过且过的日子让年已三十的刘先生感觉在工厂发展的意义不大,他开始考虑今后的路。2008年8月他向工厂提出,要在年末辞去工作,到天津的工厂上班。工厂里虽然不太愿意,但还是同意了,上司还表示如果改变主意想留下来也可以。同时,天津工厂的负责人也表示,随时欢迎他去。但是由于只能“现地录用”,每月基本工资四千元人民币。

  听了这个工资报价,刘先生犹豫了,“四千元人民币,除去生活费就剩不了多少了”。他想再找找其他企业看,没有立即向天津的负责人回话。

  随后的几个月里,他才发现自己选错了时机。日本企业纷纷裁员,平时冷清的职业介绍所却挤满了人。而中国方面由于缺乏“人脉”,加上自己所学也不是抢手专业,也迟迟没有进展。

  刚入冬,刘先生就感受到就业市场的冷气。“既然如此,就先到天津工厂工作吧。但天津方面的负责人却没有几个月前那么“热情”了:“工厂也受了市场冲击,现在突然减产,员工都没活干,你还是到其他地方看看吧。”碰了一鼻子灰的刘先生也不好再说什么,因为几个月前是他自己嫌工资少,没给对方准确回信的。

  “那么就问问日本工厂的上司,看是不是还能继续工作”,刘先生想。上司给的回话同样冷冰冰:“工厂最近不景气你是知道的,从明年开始派遣职员和打工的留学生都不再聘用了。你提出辞职后工厂已经对人事作了调整。”

  现在,刘先生一边忙投简历,一边忙申请失业保险。职业安定所告诉他,“因为是自己辞职,所以失业保险要到两个月后才能领”。

  刘先生在元旦给朋友的电话中说,“这步棋真的走错了”。

  60名失业厨师 面对年关心茫然

  在今年9月,有60多名中国厨师被东京一家连锁中华料理公司解雇,新年期间,他们一筹莫展。

  这家连锁店在东京有30多家店铺,9月份以业务不振为由将这60多名来自中国的厨师解雇,目前,他们连解雇时应该得到的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有得到。

  作为厨艺精湛的厨师们,在往年过年时都会欢聚在一起,聚会喝酒,唱唱卡拉OK什么的,辞旧迎新。但是今年他们在失业中讨生活,深觉生活惨淡无望,前途黯淡。

  他们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公司没有给他们加入失业保险,因此失业以后一元钱的收入也没有,今后的日子更是完全没有着落。

  就是拿了失业保险的人,其数量也是少得可怜,每天只有5000日元左右,45岁以上的能拿6个月,45岁以下的只能拿到3个月,而且就这么一点钱,还要交住民税、医疗保险等,到手已经没有几个钱了。更何况现在转眼间3个月已经过去,有许多人的失业保险已经中止,本该是喜庆的节日只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忧愁。

  张先生本来是这家公司本部的翻译,因为看不惯这家公司种种做法,站在被开除的厨师们的立场上说话,因此在这家公司解雇说明会的会场上当场被解雇。

  他的妻子也在这家公司下面的连锁店里工作,受丈夫的连累,一起被解雇。她在12月份刚刚找到一份临时工的工作,而张先生的工作现在仍然没有头绪。

  张先生膝下有两个孩子,他不得不去各种就职中介机关找工作,但是目前日本企业都不景气,找到适当的工作谈何容易?因此这个新年对他们一家来说是一个年关。

  李师傅是一名50多岁的厨师,这回也被解雇,现在正在竭尽全力找工作,他说: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回中国了。

  这60多名中国厨师所面临的还不仅仅是一个生活问题,他们的在留资格也陆续要到期了,怎样才能得到新的签证?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更大的难题。他们的公司解雇他们时说是要破产,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破产,因此他们就是找到工作,也难以说明转职的理由,为得到签证增加了许多障碍。另外一位50多岁的老厨师对记者说: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日本,干我们这个行当,一过40岁就很难找工作了,我们在国内把工作辞了,在日本再丢了工作,今后的日子怎么过真是无法想像。

  这些厨师们中有很多人在有工作时每天从上午10时干到晚11时30分,中间休息90分钟,每天工作时间为12个小时,大大超过了日本劳动基准法所规定的劳动时间,但是他们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加班费。

  最近,在东京日比谷公园的“过年派遣村”里,日本人失业者得到了国家的帮助,其中有207人拿到了生活保护费,但是这些失业的中国厨师们因为没有日本国籍,日本政府的援助之手难以伸到他们这里来,因此他们的处境比日本的失业者们更加艰难。

编辑:王海波】
    更多华人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