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赴泰汉语志愿者:要让孩子们学会中国“手艺”

2010年11月04日 16:48 来源:中国华文教育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折纸课堂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今年4月,我有幸收到通知,可以去泰国的曼谷进行支教活动,向在泰国的华裔以及在泰国学习的学生传授我们中华民族的汉语文化。匆匆忙忙地,在5月4号,我就踏上了这片国土,虽然在当时正是他们国家的政治紧张的时期,但是一点也没有打退我来这里传授汉语文化的热情。经过了纷纷扰扰的两个星期的政治纷扰,学校终于在5月24日正式开学了。

  在开学的第一天,我看到自己班上的学生并不多,K1的只有8个小朋友,而k3的只有14个小朋友,我还正在庆幸:哦!对比中国的学生,这是小儿科啦!但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子!虽然小班(k1)的只有8个小朋友,但是大家彼此间因为语言并不通,在进行活动时,简直就是鸡同鸭讲,孩子们不明白我的要求,对于我所准备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超挫败的!而至于大班(k3),在我准备的音乐下,孩子们都不受控制,兴奋地乱跑。所以,基本上第一天的教学可以说得上是以失败告终的。

  当天的课程结束后,我反思自己整个活动的准备、组织,发现问题在于我对当地的教学情况了解得并不够,虽然在课前已经做了一些了解的工作,但是经过一天的教学实践后,我总结了第一天教学活动的失败,准备在第二天的教学活动做出一些相应的措施,终于,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有了很大的改善了,起码能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总结着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看看自己经过了前一天的工作,在第二天时是否有更好的进步。每天我都尝试把自己知道的关于中国的知识传授给这些外国的小朋友知道,让他们能领略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啦,在教学中,我发现:k3的小朋友特别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手艺——折纸活动。

  记得进行第一次的折纸活动的时候,孩子们还不知道折纸活动的趣味性,一些比较皮的小朋友还是照旧在那边与朋友自说自话。而当我把这次的作品(神仙鱼)出示,并告诉他们这只是一张普通的纸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过来了。整个教室都安静下来,期待看看老师怎样把一张普通的纸变成一条漂亮的小鱼。而在进行折纸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都特别的乖巧,他们挑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纸,大胆地尝试用汉语说出来给老师知道,认真地倾听每一个步骤,害怕漏掉一个就不知道要怎样继续下去。而当他们完成后,老师还请他们用自己的彩笔进行装饰,每一条的小鱼都是自己独有的,他们都感到特别的高兴,都在问能不能拿回家,当得到老师的允许后,都在兴奋地欢呼。

  经过了这第一次,当我一拿着纸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孩子们都会在欢呼“laoshi,I like it!”

  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在我的教导下,已经能用一张张普通的纸折出小鱼、小兔、球、茶壶、茶杯、纸鹤、帽子、手枪、飞机等等!现在,从星期一开始,孩子们就会追问我什么时候是折纸活动,而在这些折纸活动中,孩子们懂得了认真倾听,仔细观察,大胆表述、互相帮助以及彼此分享。

  其中有一件事我的印象很深刻。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上卢玉珊的妈妈来到我的身边,用她不是很连贯的中文跟我说:“老师,你好!玉珊昨天哭了,要我帮她做gun,我在网上找了很久,有小船,有鸟,就是没有gun,你能教我吗?”我开始不是很明白她妈妈在说什么,后来在她妈妈的英文、中文解释下,我才明白过来,原来我昨天教小朋友折的手枪,玉珊回到家后,因为是一张纸,不小心弄烂了,她又忘了怎么折,妈妈又不懂,她自己又不好意思问我,所以现在只能劳烦妈妈过来问老师啦!在我终于搞清楚情况后,马上就把手枪的折法教给了玉珊妈妈,她妈妈一边等我的时候,一边跟我说:“老师,玉珊特别喜欢你,喜欢跟你折纸,这个折纸太好啦!”当我听到她妈妈这样说的时候,我特别高兴,这些高兴与在中国教会孩子的高兴有分别,想起刚开始的第一次活动时的茫然,大家彼此间的言语不通,想起与孩子们沟通时的进步,想起现在孩子的表现得特别粘我,看到我都会叫着我的名字,过来抱抱我,连一些平常特别皮的小男孩在进行折纸活动时也能乖乖地坐下来跟着我一起学习,这些变化都是有赖我们中国传统手艺的帮助,在这远离祖国的疆土上,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手艺得以流传,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现在虽然我远离家人,漂洋过海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土地,但是我一样用着我们中国的语言,使用着中国的手艺,教会这些外国的小朋友领略到我们中国文化的乐趣,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把自己知道的中国文化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传授给这些孩子们,让他们爱上中国的手艺、爱上中国的文化、爱上我们中国!(泰国曼谷广肇学校国际部幼儿园 k3 梁俊熙)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