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华教人士:改制国民型中学也是华校

2010年11月24日 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24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消息,对于年轻一代而言,改制中学或是国民型中学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无可否认的是,马来西亚国民型中学在过去40多年秉承了发扬中华文化的精神,栽培了无数的华裔人才,为大马华文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就如今年刚卸下全国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主席职的彭运明所说:“若你有机会进入国民型中学,你会发觉它根本就是一所华校。报告和通告很多都是用华文书写,学生交流也是用华语;一些国民型中学,如尊孔、中华和公教中学的环境就像华小一样。”

  有人认为,华文中学接受改制,导致独中教育一度受重挫,险些面对灭亡的问题,而在独中复兴运动,还有华社的坚持及付出下,现在的独中才能越办越好。相信,这是改制中学向来缺席华教发展史的原因之一。也有人认为,今天改制中学面对的困境,在60年代初鼓吹华文中学改制的政府和马华要负上很大的责任。

  与华团进行交流 盼华社关注反映困境

  全国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前主席彭运明认为,国民型中学也是大马华文教育一部分,不管是主流还是支流,它也是重要的一份子,华社应给充份的支持与关注。“国民型中学也非常需要华社的关注,但一直以来都被疏忽了。因此,国民型华文中学校长理事会希望通过与华团的交流,让国民型中学就像独中一样贴近华社。”

  他说,该会最近与华团进行多项交流,互动良好,华团代表从而对国民型中学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希望华社也可协助反映国民型中学的困境,这样一来问题才更容易解决。”

  华裔生多一种选择

  询及是否改制的历史包袱导致国民型中学被疏远时,彭运明说,当年如果不接受改制,所有的华校还是独中,它仍维持在60所。“现在反而还有78所国民型中学,为我们华裔学生提供了多一种选择,这在于你怎么去看待改制课题。”

  他说,在国家的华文教育发展方面,华小是重要的一环,独中是另外一环,国民型中学也是重要的一环,很多杰出华裔生,包括专业人士是出自国民型中学,所以独中和国民型中学各有其角色扮演;彼此应该互相配合,让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发扬光大。”

  当年对错难定论 改制后减轻华社负担

  对于当年接受改制是对或错的问题,彭运明认为很难有个结论,因为改制之后,也得到很多的益处,如华社的负担减轻了很多。“国民型中学为华裔生提供很多就学机会,也培训出很多优秀的华裔生,他们的文凭被政府接纳,也是华小和国中华文师资的重要来源。”

  针对改制等于出卖华教以及这段历史是华教污点之说,彭运明不表认同,因为这须胥视整个环境和时事的发展。“就算是独中,现在很多已不是纯华文教育,好像霹雳州一所独中,教导新加坡的O水平考试课程,也有用英文教学的,有些独中推行双轨或三轨制。”

  彭运明说,国民型中学的办学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北马和吉隆坡一带,家长竞相把孩子送去国民型中学。“由于教育课程是属教育部中央管制,无法有变化;但在课外活动方面则有所不同,获奖无数,如加影育华中学及槟城恒毅中学,就获得无数课外活动奖。国民型中学也为华裔生提供了学习华文及推动中华文化的优良环境,而且华文还是必考科。”

  邹寿汉:政府承诺待实现 国民型中学应获全津贴

  董总署理主席邹寿汉说,当年某政党极力推动劝导改制,代表政府作出许多承诺,因为开出的条件,包括提供建设,吸引到许多华文中学董事部接受改制,但是政府今天究竟兑现了多少的承诺?

  他认为,除了行政津贴外,政府也应为国民型中学提供硬体建设、发展拨款以及提供土地迁校。“改制中学已成政府学校,没理由要华社两头负担,一方面要负担独中,要兼顾国中,能力有限;既然政府推行改制,就应兑现改制承诺,为国民型中学提供足够的经费。”

  邹寿汉说,不论改制是对或错,政府有没有进行实际工作才是关键;不论是改制华文中学,抑或教会学校,政府都须实现给予全津贴的承诺。

  共用校舍 未获助搬迁

  根据改制条文,除了全资助拨款(Full grant-inaid)外,国民型中学也应获得资本拨款(Capital grant),即除了教职员薪金和学校行政开销外,也应包括学校建筑、桌椅和其他器材配备方面的拨款。

  邹寿汉说,政府在硬体建设方面就做得不足,北马一些共用校舍的国民型中学,政府没有协助搬迁,而且很多校舍陈旧不堪。“我不否认国民型中学要向外筹款有一定困难,但政府不能推卸责任。我们要认清目标,并不是华社把国民型中学当弃婴,视之不存在,而是政府把改制中学视为弃婴。”

  邹寿汉说,每年有65万名华小毕业生,独中只能收一两万人而已,而大多数是升上国民型中学和国民中学,董总又怎能不去理会国民型中学所面对的困境呢?“我们须从根本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厢情愿或情绪化就能解决问题;我们要有一套方法和步骤,配合各团体或政党去解决问题。”

  对于当年的改制历史,邹寿汉以“威迫利诱”来形容当权者采用的方式,以促使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政府给予津贴,董事部不用筹款,学生不用付费,教师薪金由政府负责,同时给予硬体建设,这些都是所强调的好处;有些用政治压力,政党也高调劝告华文中学接受改制。”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