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汉语学习内冷外热陷尴尬 美华媒呼吁守住文化根

2010年12月30日 15: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2月30日电 美国侨报网于近日刊发评论文章,针对当下各界热议的“汉语危机论”做出深入剖析。文章指出,如何保守住自己文化根本的密钥掌握在每个民族人民自己的手中。文章摘录如下:

  汉语是否已处于危险的时刻?日前,大陆媒体用调查数据作出了回答。调查显示,80.8%的人确认中国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

  如今,汉语呈现出一派内冷外热的景象。中国国内汉语应用水平比之20年前明显下降,文句不通、辞不达意的情况比比皆是,更别提领悟古代诗词与小小方块字里蕴含的精微美妙。不仅如此,一些人还将语言舶来品与汉语混杂,把书面语与口语混用。而在中国当前的教育中,“重外语教育,轻汉语教育”现象突出,以及电脑的兴起,手写汉字大量减少等原因,也从客观上使得汉语文化面临“失语症”的危险。

  对中国国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汉语热却在继续升温。目前,除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外,学习汉语总人数已达4000万,世界主要国家汉语学习人数正以每年50%的幅度增加。在汉语踌躇满志地出门远行之时,她的老家却正经受英语的“侵蚀”,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每种语言都是随自身民族的发展进程而演变,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汉语亦是如此。如果缺少那根串起社会的文化之根,中华民族建构“大我”的精神家园又将面临何等困境?

  笔者以为,英语等西方文化对汉语的渗透,不过是外因,而造成汉语式微的内因却是中国人自己。在这样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文化交融是一种趋势,不可阻挡;文化包容是一种可贵的品格,需要珍惜,但在泥沙俱下的交流浪潮中,如何汲取他山之精华、保守住自己文化根本之密钥却掌握在每个民族人民自己的手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锤炼,铸就成今天的博大精深。今天的中国,经济连创奇迹,国力日益增强,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文化命脉是万万不能的。

  20世纪中期美国也曾出现类似的危机。当时,面对美国人语文素质下降及大量来自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移民涌入等情况,美国人发起“只学英语运动”(English-Only Movement),这对中国的汉语教育或许是一个启示。中国人能把外语学好,就不能把自己的母语学好吗?非不能也,是不为也。由是呼吁之,当引起国人同胞警醒。(昭昱)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