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总理肯定双语政策价值 促华文教学作调整——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新加坡总理肯定双语政策价值 促华文教学作调整
2009年12月04日 1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12月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政府最近再次提出改进华文教学,进一步肯定了双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新加坡的华文教学方式也必须相应进行必要的更新,以确保语文能力和家庭语文背景不同的学生,都能透过专为他们特别设计的教学法去掌握以各自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明年二月公布结果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强调双语政策的价值和让条件不同的学生能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华文的重要性时,透露教育部目前正在全面探讨这个课题,并且研究改进教学法,预计能在明年二月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教育部的开支预算时,公布一些结果。

  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为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主持开幕式时,针对双语政策和华文教学发表的谈话,引起讲华语和讲英语社群的热烈讨论。李显龙本月1日结束对拉丁美洲的访问前,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接受新加坡记者采访时对此作出反应,强调双语政策作为新加坡的基石,政府继续贯彻实行的大方向不变。

  “很简单的说,我们是要肯定双语政策,对这项基本政策从未动摇。但是,我们的华文教学法必须更新,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他指出,推行华英双语是个非常具挑战性的政策,因为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语文,新加坡政府过去都不断对华文教学进行检讨,最近两次是在1999年和2004年。李光耀还参与了2004年的检讨工作,那一次检讨后所作的调整,至今还在落实过程中,首批修读新课程的学生,要到明年才参加小六会考。

  李显龙也注意到每当政府提出母语课题时,总会立刻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反应。

  “我们不是要争论过去的事情,而是要仔细考虑未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对母语教学,我们一定要争取成功,因为这对新加坡至关重要。不只是在经济上,还关系到人们在全球化世界中作为新加坡人、作为亚洲人的认同感。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知道自己能达到什么水平,以及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自己所要争取达到的水平。这正是我们尝试在做的事情。”

  他解释促使新加坡政府考虑再次对华文教学法作出调整的重要因素有三个。一是随着中国对世界,包括新加坡,已越来越重要,人人都想把华文学好,不再有学生或家长嫌学华文是在浪费时间。这从修读高级华文的“O”水准考生比例,自2004年进行教学改革之后已倍增至27%可见一斑。同时,双文化课程也越来越受欢迎,学生也学得很好。

  另外,今年也有好几名公共服务委员会海外优异奖学金得主,包括一名赢得总统奖学金的学生,选择到中国的大学深造。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积极因素。新加坡人自发地想学习华文,并且了解它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好让学得好的学生能争取达到最高的水平。”

  然而,尽管外部环境有利,但是新加坡的语言环境这些年来发生变化,却使得更多学生缺乏在家里讲华语的条件。

  “当我在1999年检讨华文教学时,有43%的华族小一学生在家里讲英语。现在的情形刚好相反,有59%的华族小一生是来自主要讲英语的家庭。在家里讲华语的已成了少数。”

  李显龙说,家庭环境对孩子的用语习惯和学习能力起到很大的影响。他认为,一个孩子是一个星期在教室里学几个小时的华文,还是上学前就已学习华文,自然而然会讲华语,而且懂得发音、识字、文法、表达方法、成语和语法,在学校上课只是把所懂得的东西正规化,这两者之间简直是天渊之别。“我们必须承认社会的用语习惯已经改变,并让我们的制度能够适应,以使它能对人数更多的讲英语学生发挥效用。”

  至于第三大因素,则是科技日新月异,电脑输入及翻译软件等都将改变学生学习华文的情况。他举华文报的Omy双语网站为例,指出上面的文章都能由软件很自然地读出来,这些都会令人们学习华文时有不同的经验。

  李显龙认为任何一门语文的教学,都不可闭门造车,罔顾环境对语言实用性的影响。因此,如果学生学习华文的目的是至少能使用这门语言,当面对家中讲英语的学生时,适度地使用英文教学要是能达到目的,那何乐而不为呢?(周殊钦)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