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横滨百年侨校展现新时代姿容利在千秋——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日本横滨百年侨校展现新时代姿容利在千秋
2010年04月06日 14: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3日,日本著名侨校——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正式启用新校舍。图为潘民生校长在新校舍一层国际文化中心门前为石狮点睛。 中新社发 关妍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4月6日电 日本《中文导报》今日发表时评说,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新校舍落成不仅大大改善了中华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奠定了今后百年发展的新基础,更开辟了日本华文教育的未来,为中华街和华人社会的明天积蓄力量、开辟新路。百年侨校展现新时代姿容,功在今朝,利在千秋。

  文章摘录如下:

  拥有112年建校历史的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在4月3日举行了新校舍落成启用仪式。在日华侨华人社会盼望已久的现代化新校舍在闪亮典礼中辉煌落成,在日华文教育也随之翻开了面向21世纪的崭新篇章。

  早在1898年,在孙中山、梁启超等人倡议下,横滨华侨创办了“横滨大同学校”,开启了跨越百年的华校建设和华文教育的历史。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辉历史的著名侨校,虽然经历过战火洗礼,却依靠着传承中华文化的坚定信念、刻苦自勉的教育实践、顽强不息的生命力而延续至今,走过了艰苦年代和严峻环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在日华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历史示范。2008年,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成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的第一所海外华文学校,也使它承接着继往开来的重大使命。

  百余年来,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是中日交流的见证,是在日本延续中华文化、展开民族教育的基地,也逐渐成为日本社会国际化的象征。为了面向21世纪新时代的华文教育,山手中华学校顺应天时、把握地利、凝聚人和,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阻碍,终于完成了扩建新校的夙愿。新校舍落成,不仅大大改善了中华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奠定了今后百年发展的新基础,更开辟了日本华文教育的未来。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新校舍落成,源于在日华侨华人社会的愿望和呼声,更出自以横滨中华街为核心的当地侨团侨社的高远眼光和宏伟志向。如果说,新侨校的落成和启用,是在日华人社会迄今投资最大的一项公益事业,堪称社群发展史上的一项伟业,那么其出发点首先在于背负着百年历史传统和重任的横滨华侨没有拘泥于眼前的现实和利益,而是放眼未来,看清了21世纪华文教育越来越旺盛的需要。百年侨校,见证了横滨中华街生成与发展的历史,培养过无数华侨华人子弟,未来将守望整个华人社会的发展,为社群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后备军。

  其次,横滨华侨社会拥有的宏大志向表现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民族教育是跨越几代人的长时期工作:文化的发扬,社群的存续,都以教育为基础,其成效不在一朝,而在后世。中华学校的历代毕业生中,许多人都成为华人社会的中坚,成为中日交流的桥梁,其成果有目共睹,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今天扩建新中华学校,是为华文教育打造百年基石,更为中华街和华人社会的明天积蓄力量、开辟新路。

  当然,把志向展示为成果,把气魄落实为现实,还需要团结奋进的组织力和行动力。横滨华侨华人植根异乡、建设家园、热心公益、泽被后代的奉献精神和执行能力,堪为在日华人的表率。在过去20多年里,中华街排除分歧和争论,切切实实地修关帝庙、建妈祖庙、造中华公园、建中华牌楼,众多令人称羡的民族标识诞生了,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力量在汇聚。中华街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实事、搞建设,一年小变,三年大变,这些建设事业的集大成者,就是展露新姿的中华学校新校舍。

  山手中华学校成功落成启用,得力于学校扩建委员会的果敢决策和大力推进,更受益于广大华侨华人的默默关注和无私奉献。横滨的侨团侨社是当然的主力,来自关东地区和全日本的华侨华人也纷纷解囊,助成了华人社会的希望工程和百年事业。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日华人社会众志成城,希望长在。

  中华学校新校舍建成,打造了华人社会的新基石,开启了华文教育的新前景,完成了百年侨校的现代化转型,也提升了华人社会的公益心。百年侨校展现新时代姿容,功在今朝,利在千秋。(申文)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