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独中生人数破6万创历史新高 董总拟增建独中——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大马独中生人数破6万创历史新高 董总拟增建独中
2010年06月18日 14: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18日电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消息,马来西亚董总主席叶新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侃侃而谈国内华文教育发展前景,并强调华教必须论证其存在的合理性。他还透露,为了克服城市独中爆满问题,董教总独中工委会计划增建独中,以应付逐年增加的独中生人数。他表示,董教总也会向政府争取在关丹,复办一所独中,让彭亨州华校生不必远赴其它州的独中升学。

  叶新田指出,2010年独中生人数突破6万人大关,打破独中有史以来的纪录,城市地区的独中,尤其是吉隆坡4所独中,面对学生人数爆满问题。由于独中生人数逐年增加,再加上独中前景乐观,因此,增建独中的课题将会在一些城市地区被提出来。但他不愿透露增建多少所独中,以及增建独中的地点。

  叶新田指出,关丹华社已提出申办一所独中的要求,而目前彭亨州有数百名学生到他州独中就读。“如果关丹能开设一所独中,这些学生就无需长途跋涉到别州独中就读。”

  他说,在1961年之前,彭亨州有8所独中,当1961年教育法令实行后,州内独中减少至6所,直至1970年代,这6所独中也宣告关闭。他指出,当城市的独中面对学生人数爆满之际,偏远地区的独中,却面对学生人源减少的困境,尤其是砂拉越州的独中。由于人口变迁,当地华人越来越少,导致独中面对学生来源减少问题。这类独中应考虑搬迁到华人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

  办好华教争取权益

  叶新田强调,华教团体在过去多年来的努力,让华文教育取得成果,在理论上论证了民族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现实性。只有办好华教、办出成绩,才会获得非华裔社会及政府认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地争取我们民族教育和文化的权利,以及应有的地位。”

  叶新田指出,华教要得到政府及非华裔社会认同,需要经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华社本身努力是主要因素,即华社以本身力量,通过自力更生来维护和发展华教。国际与国内大气候的改变,也有利于华教发展。

  他认为,过去有许多华人觉得本身民族的语文和文化,不比西方语文和文化优秀,而看不起自己的民族教育和文化。“现在的情况已有很大改变,华人对自己的民族教育和文化充满信心,觉得应该维护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教育和文化,因此,马来西亚华教的前景非常光明。”

  冀一视同仁拨款

  叶新田指出,为华小争取建设硬设备拨款,是董教总长期行动与努力目标,并希望政府一视同仁的拨款,勿区分全津或半津学校。“无论有没有举行选举,董教总一直都向政府争取发展拨款,以使华小可以扩建或增建校舍。长久以来,华小要获得建设硬设备拨款,通常要等到大选或补选,才有机会获得拨款。”

  他说,最近发生的华小需自行缴付水电费课题,在董教总通过各种管道向当局争取下,总算解决了这个问题,董教总也会继续跟进此事。教育部必须发出通令给全国官员,确保该部官员执行拨款的指示。

  独中酝酿学费调涨

  由于经济不景气,再加上行政运作费提高,独中也酝酿学费涨价。叶新田指出,独中学费的调涨幅度,将会视地区与独中的财务状况而定。“依目前经济情况来看,独中学费的调幅应该不会很高,估计大部分独中的学费会保持不变,即使调涨,调幅也不会很大。”

  他表示,独中行政运作成本已随通货膨胀而增加,唯在华社鼎力支持下,独中仍能面对这个挑战。“华人有一个信念,即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因此,在学费酝酿调涨时,家长仍会把孩子送到独中受教育。”独中目前需考虑如何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福利,让教师可以安心教学,减少教师的流动率。

  他还指出,各独中可根据学校的条件和能力改善教师待遇。“一些州政府,例如民联执政的州政府,每年固定拨款给独中,使这些独中在财务方面,减少很多压力。”

  承认统考迈前一步

  叶新田认为,政府接受独中生以统考文凭申请国家高等教育基金,是政府开始步向承认统考文凭积极的一步。董教总希望政府能尽早接受独中统考文凭为进入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资格之一。“如果政府接受统考文凭成为进入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的资格,这将能培养更多教师,解决目前华文教师与华小教师短缺的问题。”

  叶新田透露,自去年5月尾与副首相兼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见面后,董教总仍努力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争取承认统考文凭。“我们会据理力争,并根据程序处理。” (和碧君)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