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电脑更像手机 上网本诞下“怪胎”前途难料——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像电脑更像手机 上网本诞下“怪胎”前途难料
2009年06月09日 10:0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向为英特尔、微软所把持的上网本市场突然出现了一些另类的声音。在上周于台北举行Computex大展上,宏基、明基两大台系厂商相继宣布将推出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上网本,台湾笔记本代工厂商广达、仁宝更是在展会期间和谷歌进行了接触,对Android上网本的技术细节展开交流。与此同时,惠普、戴尔、华硕等PC巨头正在酝酿推出Android上网本的消息也纷纷传出。突然之间,谷歌和微软的操作系统大战的阵地就从手机转移到了上网本上,这将给上网本市场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这不禁让人充满了遐想。

  谷歌系统成本优势明显

  在经过一年多的飞速发展后,如今的上网本市场虽然依旧红得发紫,但是双刃剑的效果也开始显现。尤其是对于英特尔这个上网本的始作俑者来说,上网本的热销已经很大程度上冲击到了其传统笔记本处理器的销量。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英特尔联合微软开始对于上网本的软硬件规格作出了一系列的限制:屏幕尺寸不能超过10英寸,硬盘、内存各有容量上限等。

  但这些限制进一步加剧了上网本的同质化,也让PC厂商和上游代工厂的利润率不断下滑。因此PC厂商各出奇谋,以不同态度和形式去冲击这道樊篱,其中,戴尔、宏基强行推出了12英寸和11.6英寸的上网本,联想则转为从NVIDIA处获得芯片组的支持,以体现差异化。但是在软件层面,英特尔的亲密伙伴———微软却仍然给予这些制造厂商很大的压力,因为XP几乎是目前上网本操作系统的唯一选择。

  不过在本届Computex大会上,情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谷歌Android的突然杀出让苦于限制多多的上网本厂商看到了一条截然不同的出路。本次大会上,宏基率先展示了采用Android的上网本产品,并且宣布将在三季度正式上市,杀了英特尔和微软一个措手不及。根据宏基的说法,之所以考虑使用Android系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该系统的“无线联网速度惊人”,并且可以让上网本更快地开机和关机、“拥有更长的使用时间。”

  随后宣布将在2010年推出Android的明基也表示了相近的看法,但是业内人士表示,上网本厂商转向谷歌Android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不收取任何费用并且支持开放式源代码,前者可以进一步降低上网本的成本为厂商提供利润空间,后者则方便厂商对上网本进行软件的个性化开发以制造差异化优势。

  “怪胎”上网本前途难料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Android操作系统本来是谷歌针对智能手机推出的一款操作系统,其底层协议和手机硬件中长期采用的ARM处理器架构有着更好的结合度,对于英特尔的X86架构处理器是否能够同样适应,还需要时间来考验。

  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部分已经和谷歌展开技术合作的台系笔记本代工大厂更倾向于采用ARM处理器来生产全新的上网本产品,这类产品将比现在的上网本尺寸更小,待机时间更长,“但是也更像手机”。据宏基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这类产品将来可能会大批量供应给国内的山寨上网本厂商,将会对现有的上网本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一家名为广州天通传输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宣称研发出了使用ARM处理器的Android上网本产品,该公司宣称7月份将会向市场大量供货。

  “像手机一样的上网本”,这种全新定义的出现无疑将使未来Android上网本的发展出现众多的变数。“其实目前Android系统的最大问题就是和主流的软件以及互联网应用不够兼容,”上述宏基人士告诉记者,“这可能会让Android上网本的应用体验大打折扣。”也正是考虑到这点,宏基董事长王振堂在展示了Android上网本之后又宣布该产品将同时装有WindowsXP系统,这既算是对微软的一种妥协,但更像是一种出于平衡风险的考量。

  而已经试用过广州天通公司Android上网本的一位广州经销商则表示,使用ARM处理器的上网本在性能上比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产品还有所不足,“本来上网本的性能就有些不够用,现在更差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市场优势。”唯一吸引他的,是这种上网本的成本,“可能也就在1200元-1300元之间,要是能够像英特尔上网本那样卖到1900元左右,那利润还是相当理想的。”

  这种“暴利”的存在对于厂商、经销商来说是好事,但是对消费者则不见得,以同样的价格却买到性能缩水、软件不兼容的产品,这样的Android上网本只能给消费者带来伤害,这也是未来Android上网本市场发展的最大变数。本报记者程鹏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