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电视购物伤害消费者 专家建议实行“问责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虚假电视购物伤害消费者 专家建议实行“问责制”
2009年06月24日 15:44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电视购物节目中“含悲忍泪大甩卖、不切实际打包票”的营销模式令消费者心生厌恶,尤其在夜间频现的电视购物广告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休息。此外,电视购物常出现欺骗行为,亟需监管部门出面规范引导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上,国家广电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和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副司长任谦表示,国家广电总局将“严打”电视虚假广告,并整顿电视购物节目。任谦指出,今年广电总局将对国内各播出机构、电视台推出新的规范办法,“如果犯规的话就会处以停牌、暂停播放处罚,最严重的将吊销牌照”。

  电视购物这一现代家庭购物新方式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但是中国观众对电视购物节目深恶痛绝,其原因是有的电视台利欲熏心,打着电视购物的旗子帮不良商家欺骗观众,其目的不在为观众提供服务平台,而是为了自身盈利。广电总局的此番表态无疑开了个好头,但相关部门还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和监督体制,使电视购物真正服务百姓。

  “电视购物太疯狂”

  “太神奇了,太神奇了,你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只要拿起电话,它就是你的。快行动吧,你马上就能看到奇迹的发生。”打开电视,观众常会被频道里语气夸张、情绪激昂的主持人吓倒,尽管很多人选择在第一时间换台,但还是有不少人在经过主持人轮番洗脑后,乖乖打电话下单。

  今年年初,市民陈先生迷上了电视购物节目中的一款名为“公爵金冠王”的手机。作为一个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这款手机宣传号称的各种功能在陈先生看来对自己十分有帮助,而且该手机号称采用24K金的材质,拿在手里也“倍有面子”。然而在拿到手机之后,陈先生却大呼上当:“其实就是一款山寨机!”更 “雷倒”陈先生的是,所谓“4.1英寸屏幕”竟然是包括按键面板在内的,真正的显示屏只有2.8英寸,而“机身镀24K黄金、镶比利时钻石”也都是骗人的把戏。

  从业务流程上看,传统的电视直销存在产品进货渠道不透明化引起的产品质量无从保证、价格定位混乱不堪、广告制作宣传过于浮夸、售后服务体系严重缺失等问题。导致该行业发展畸形的最本质的原因是企业的运营者们只关注眼前利益,根本就没有抱着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思路去做,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行业责任感。

  前景广阔口碑低劣

  近几年,电视购物这个新兴行业崭露头角,越来越被国人接受。中国电视购物研究与发展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电视购物行业却在今年第一季度迎来了超过30%的增长速度,而2008年全年,我国电视购物行业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了50%,市场规模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易观国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电视购物的市场规模仅占我国总零售的0.8%,而美国为8%。虽然我国电视购物产值贡献率低,但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在电视购物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有关电视购物的消费投诉也迅速增长。在今年“3·15”期间,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3992件非现场购物投诉中,电视购物投诉达1731件。另据“3·15消费电子投诉网”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网站共受理1515宗电视购物投诉,环比增长102%。

  电视购物行业在国内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频频见诸报端,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多次整改,但往往见效不大。如今,电视购物的 “疯狂”推销手法已让大多数消费者心生反感——主持人神情亢奋喋喋不休,用尽一切手段诱惑观众马上拿起电话订购产品,而这样的电视购物画面甚至会狂轰滥炸反复播放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专家建议实行“问责制”

  其实,电视购物这种方式本身并没有错。由于电视购物业在国内起步较晚,市场不够成熟,许多从业者投机取巧,坑蒙拐骗,使得电视购物方式在我国存在严重的行业信任危机。

  针对电视购物广告面临的诚信问题,中消协副秘书长武高汉多次呼吁,应尽快对电视购物广告和购物企业提高“准入门槛”。对于电视购物公司的市场准入、事后追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宣传教育中心主任宗守运等专家建议,整治虚假电视购物广告,要从媒体源头抓起,对媒体实行“问责制”。

  此外,律师提醒消费者,对于电视直销,虽然目前并没有具体法律对其进行直接制约,但是与此相关的法律有很多,消费者还是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保护法》、《广告法》等,去质量监督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是法院进行投诉或申诉。

  电视购物行业前景广阔,其暴露出的问题也同样令我们担忧。希望广电总局能尽快出台相关细则,把不良企业请出电视购物这一平台,重新树立消费者的信心,不要再让电视购物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林剑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