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演绎上网本与手机之争 用户选择关键在实用价值——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3G演绎上网本与手机之争 用户选择关键在实用价值
2009年06月25日 10:24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各种3G终端竞争升温。随着上网本用户的激增,智能手机也开始电脑化演进。对消费者而言,选择合适的3G终端应以满足自身需求的实用价值为依据

  3G来了,上网本和3G手机成为市场的“香饽饽”。迪斯尼公司和台湾电脑制造商华硕近日联合宣布了一台基于迪斯尼品牌的笔记本产品Netpal。这款笔记本主要针对6-12岁儿童,定于7月底上市。

  无独有偶,美国苹果公司纽约旗舰店6月19日开始发售新一代iPhone 3GS手机,当天上午7时,纽约苹果旗舰店开始营业前,数百名急于购买这款新手机的顾客排起了长队。

  中国的3G元年到来,意味着一个庞大市场的开启,而3G终端将在这个市场的预热到沸腾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各种3G终端争相登场,3G手机、上网本、3G上网卡等成为了市场的宠儿,受到了商旅人士、办公白领、时尚达人等的热捧。产业链共推上网本

  在中国电信“天翼畅游3G”业务发布会,来自11家PC厂商的13款EV-DO上网本集体亮相,其中,有11款上网本采用了华为模块EM660,占据展示新机的八成以上。在发布会体验厅,11家知名电脑厂商集中展示了其最新的款EV-DO上网本,包括惠普、宏碁、联想、三星、方正、华硕、海尔、神舟、清华同方、明基、爱国者。

  目前供应上海市场的G3上网本已经由初期的4款增加到了7款,G3上网本同时还在苏宁、国美、永乐等家电卖场上市。而上海联通近日也开始通过网上商城销售三款3G上网本。

  电信运营商为何愿意跨界与PC厂商联姻,定制3G上网本?上海移动相关人士介绍说,上网本价格便宜,对已拥有了第一台笔记本,想买第二台电脑的人群很有吸引力,大学生等时尚人士也是它的目标消费群。除了市场上热卖的G3上网本,中国电信也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定制的3G上网本。中联通也紧锣密鼓地展开定制采购3G上网本工作。

  上网本以低价、轻便、时尚,以及无线上网功能强大等卖点吸引了广大民众,上网本配置相对简化,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方便接入互联网笔记本。3G网络的优势是网速快,可以承载视频电话、手机电视等大流量的数据业务。可是3G手机的局限在于屏幕不够大,键盘也太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3G增值业务的推广。3G上网本在满足用户欣赏音乐、浏览照片视频、即时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方面显得“颇具实力”。智能手机渐向电脑化迈进

  苹果公司两年前开始推出iPhone手机,并迅速成为一种新的消费现象。截至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出售了4000万部iPhone手机,而其入门级3G版手机日前已降价一半左右。

  绝大部分智能手机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电脑化倾向:除了通信基本功能,还拥有安装第三方软件的便利,能实现网页浏览、电邮收发以及IM聊天、处理Office文档并且拥有比普通手机更加出色的硬件性能。比如,NOKIA的N95、使用Windows Mobile 6.1系统的三星i908E以及iPhone和谷歌手机G1。其中,微软和苹果本来就移植了电脑操作系统。

  戴尔今年和中国移动联合宣布,在推出的新品mini1011中置入了3G网络的上网模块,而且在不久后有可能支持即时通话业务,这就意味着,这款电脑将可能取代3G手机。

  最早火爆的上网本就是华硕的EeePC,但华硕CEO沈振来却明确表示:“EeePC并不是笔记本电脑,它更像是手机类产品—— 一种满足用户移动网络应用的细分产品。”可见,在华硕的心目中,EeePC不仅有电脑的功能,更多有移动终端的妙用。实用价值才是硬道理

  易观国际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吴文钊认为,3G创造的是一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带宽能够触发很多因素。由于带宽的扩大,所有的互联网终端产品都可以在3G上跑。3G网络的打开,造成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商业运营时代。

  从3G的特点来看,3G最大的优势就是提供高速的移动上网支持。那么,在3G手机和上网本之间,消费者通过何种终端实现上网?如果这些产品都具备上网和手机功能,会不会有一种产品消失呢?

  麦格理证券分析师Warren Lau称,“一个电脑可以在几秒钟内启动,也许不可以在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给我需要的信息,但我认为这就是智能手机在移动性方面比电脑更胜一筹的原因。上网本仍是电脑,你仍然需要坐在什么地方来使用。”

  上网本与3G手机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与多元化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终端与平台。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关注的应该是实用价值。只有符合自身消费需求与应用需求的才是最重要的,也才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