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不烂”的手机们发言:电子出口萧瑟中有亮点——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砸不烂”的手机们发言:电子出口萧瑟中有亮点
2009年10月14日 09:29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你去深圳华强北看看,做数码相框有品牌的不下30家企业,新科、万利达、佳的美,没品牌的就更多。你要问我未来怎么走,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本月12日,香港环球资源电子展首日,深圳宝安某电子企业负责人王敬(化名)忐忑地等待着买家。

  三年前,王开始负责数码相框的生产与销售,但他看不清这款产品到底有没有前景,在寒风依然凛冽的当下,坚持是否还有价值?

  工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亏损电子制造企业达到610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到340.15亿元,比去年同期猛增81.8%。

  做惯O EM的珠三角电子制造企业主正在思考转型,“大家都会拼价格,这样下去没前途。”深圳博艾德的陈东明庆幸自己花了半年时间,研发了一款“砸不烂”的手机,虽然售价不到千元,但让陈得意的是,这款手机推出半年,已卖出超十万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珠三角小企业的经历,似乎在告诉同行们,做一点有意思的产品吧。

  南美与印度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从6月开始,王敬的数码相框生意,比前几个月好做了不少,欧美,特别是欧洲的订单开始增加,一般月出货量能有3万台,好的时侯有5万台。“按惯例,下半年都会好于上半年,特别是圣诞节采购会拉动销售。”

  正好有个印度买家过来询价,王的兴趣不大,“很多人说要开拓新兴市场。但印度买家杀价杀到你没钱赚。我在南美呆了一年多,南美没有电子制造能力的,全靠进口,中国制造还是有机会的。但现在中间环节太多,理清渠道也需要时间。”

  目前市场上的数码相框有几百种,但长得都差不多。“大家都是从差不多的地方买模具,再到另一个地方买电路板,一拼装就好了。开模自己设计的厂家不多。除了拼价格,还能怎样呢?”

  欧美买家的荷包迟迟鼓不起来,制造商的信心也在慢慢消磨,环球资源在金融危机一年多时间里收集的历次调研数据颇具意味:2008年10月,金融海啸刚刚发生之时,有高达85%的供应商预测“2009总收入将增长”;至2009年1月,危机驶入纵深之时,这个比例降至61%;而8月的问卷调查显示,仍保持业绩增长乐观预期的供应商比例已骤降至31%。

  更多的企业亏字当头,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亏损的电子制造企业达到610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到340.15亿元,比去年同期猛增81.8%。

  1-8月,中国电子企业的利润总额仅为892亿元,下滑了21 .5%,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出口的下降———电子制造业的出口交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1.3%。

  在环球资源提供的买家名单上,有四万多买家预约登记到香港展采购,更不乏百思买、乐购、诺基亚、飞利浦等巨头到场。但参加了四次环球资源展的朱老板说,来的买家比金融危机前少了不少,但成交率也高了不少,“能掏机票过来,基本都是诚心诚意、确实需要采购的买家。”

  皮尔卡丹笔记本、砸不烂的手机

  9月中旬,电子行业咨询机构G artner分析师R innen断言,全球电子信息行业在低谷中焦灼的状态仍在继续。

  “外面的人想冲进去,里面的人想逃出来。”有制造商愁眉紧锁,就有企业逢低杀入,深圳茂鑫源公司今年6月成立,一位吴姓经理称,公司建了几条生产线,专门生产液晶电视。“虽然前期投入比较大,但老板觉得液晶电视有前景,已经有西班牙客商订了几万台货了。”

  这个判断看起来与市场走势相吻合。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液晶电视持续热销,整个彩电市场实现了4 .3%的增长,笔记本电脑销售增长最猛,增加了32.4%。

  深圳富格实业,这家此前从未做过电脑的公司,推出了一款“皮尔卡丹”超轻笔记本电脑:7英寸屏,仅重691克,看起来更像一本电子书而非电脑。富格工业设计师林孟昭透露,这款超便携终端从去年9年开始研发,4月份推出市场来第一张订单便有1200台。这个数字也让一旁另一家电脑企业负责人颇感兴趣,“我看看他们做得怎样,卖得好的话,我们也随时可以推出新产品。”

  深圳博艾德公司的陈东明则忙着把他的“砸不烂”手机一次次扔到地板上,然后给客户递名片和宣传资料。他主导研发的“砸不烂的手机”受到了不少欧洲客户的欢迎,售价不到千元,还带有温度计、气压计和指南针。“上午有几十个客户要样品回去测试,我们开始研发第二款手机,还是很经摔,还有对讲功能,可以和对讲机通话。”

  环球资源CEO裴克为说,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曲线上看,寻找结构转型的中国出口商也许现在才处于真正的谷底,而只有触及了谷底,才意味着最高风险的时候已经过去,调整和投资的最佳时机正在到来。

  本报记者 汪小星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