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掌上阅读的未来图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国新闻周刊:掌上阅读的未来图景
2010年04月08日 16: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文/方兴东

  当网民数量突破临界点,一些我们期待已久的变革就真的会开始发生了。今天,中国网民达到4亿,全球网民超过17亿。根据互联网实验室预测,到2015年,中国网民将达8亿,全球网民将达到30亿。

  网民们各种需求的演变像一个永不知足的怪兽:上网、打电话、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等等,掌上阅读是最新的热点之一,但肯定不是最后的热点。

  在亚马逊的Kindle和苹果的iPad引爆下,掌上阅读开始成为市场追逐的全新战场。终端和内容之战,国外和国内之战,技术和产品之战,日渐喧嚣。

  终端的“平台效应”

  技术永远不是问题,用户的需求才是关键。日常生活中,上网、办公、打电话、看电视、玩游戏、听音乐等逐渐成为主流消费需求,每一类需求都需要一个专门的终端,还是应该由统一的终端来实现,融合还是分离,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厂商,尤其是国内厂商,以为终端之战,争夺的还是产品和技术本身。事实上,无论是掌上阅读还是其他需求,相关的终端竞争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终端的外在: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的竞争成为关键;另一个方面是终端的内在:基于终端之上的自身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的丰富性,尤其是后者,将成为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终端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技术本身,而在于平台的开放性和号召力。一言以概之,终端的竞争最终就是平台的竞争!

  所以,以这个尺度来衡量,目前国内掌上阅读终端的厂商们基本上都还没有真正在战略上意识到这个核心,更不要说已经有了富有号召力的平台。

  无论是亚马逊的Kindle还是苹果的iPad,他们的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都有着令人惊艳的亮点。但最可怕的是,他们在全球范围的无与伦比的平台号召力。以iPad为例,在产品还没有真正上市之前,就已经有无数的上下游厂商围绕iPad开发各种服务与内容。在iPad真正上市之日,iPad应用的总量就已经达到3122款。截至2月中旬,苹果应用商店中的iPhone应用总量已高达15万款。可以想象,很快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所以,如同过去微软操作系统的成功一样,未来终端的“平台效应”也将是最重要的制胜法宝。

  即时网络时代

  在内容竞争方面,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在于如何权衡版权内容和非版权的共享内容。如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认为未来内容的竞争就是版权内容的竞争,这是非常短视而狭隘的。的确,从目前来说,无数历史出版的书籍,以及正在源源不断出版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等工业化生产的传统版权内容,依然是主流消费群体阅读的主体,也是目前能够最快建立赢利模式的领域。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由网民创造的非版权内容,虽然没有在商业模式上展现威力,却在网民日常的阅读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根据互联网实验室统计,每天互联网上,网民出于业余爱好而生产的共享内容比专业作者创造的内容在数量上几乎已经高出两个数量级。只是因为这部分内容暂时缺乏商业模式,而且鱼龙混杂,受众分散,而被我们严重忽视。

  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主流消费群体的更新换代,有异于传统版权内容的共享内容,更符合新兴主流网民日常的阅读习惯和消费偏好,很可能在5~10年之内成为最受消费者青睐的部分,也很可能成为未来商业模式的主体,取代现在传统版权内容的领导地位。

  共享内容的生产方式,将与版权内容的生产完全不同,其内在的文化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版权文化是对立和冲突的,必须在“开放、创新、自由、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下,才可能凝聚形成一个强大的共享版权的生产平台。

  目前互联网实验室的重点研究就是即将到来的互联网第三次浪潮。这次浪潮我们正式定名为“即时网络时代”。所谓即时网络,就是以大规模同时在线网民的实时互动为基础的互联网应用。“即时”将成为互联网新浪潮的最核心关键词,“即时化”将成为未来几年创新的中心。即时博客、即时媒体、即时搜索、即时通讯、即时商务、即时管理等等各类即时性应用将成为未来十年之内互联网增长的新动力,而传统的非即时的互联网应用将相对受到冷遇。在即时网络时代,只有发动人民群众即时生产各种个性化内容,来即时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阅读需求,才是未来掌上阅读的必由之路。

  亚马逊、苹果和Google,这些国外互联网巨头,他们在互联网精神和互联网文化的坚守上,远远超过国内的终端与内容厂商,包括国内所有的互联网公司。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沈峥嵘、高世屹、杜跃进、张恩超、才华烨、李红平、宋北光、王均、翁昌寿对此组报道亦有贡献。)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