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家电行业增长确定性较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家电行业增长确定性较强
2009年11月20日 13:5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以来,在政策的刺激下,家电销售持续走高。随着政策效果的进一步显现以及房地产对新置需求的拉动,家电行业增长有望持续。同时,目前家电板块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因而龙头公司仍可关注。

  家电销售持续走高

  2009年1-10月,家用电器和音像设备类零售额达到2619亿元,同比增长14.36%。从单月零售数据看,2009年2月份同比增幅为负值,但考虑到2008年春节在2月份,而2009年春节在1月份,剔除春节因素,将1月和2月数据加总比较,2009年1-2月家用电器和音像设备类零售额为498.4亿元,较2008年同期仍然是保持增长的,增幅为4.62%。根据历史数据,5月份以来其增幅一直保持在14%以上,10月份单月零售额更是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39.90%。家电行业零售额增速的不断加快,表明家电销售处于持续回暖中。

  内需刺激政策效应逐步显现

  今年以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家电消费的政策。2月“家电下乡”开始向全国推广;5月份扩大家电下乡的补贴品种,并对高能效等级空调进行补贴;6月份开始提高大部分家电产品出口退税;8月份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地实施“以旧换新”补贴试点等。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进一步显现。

  “家电下乡”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农村家电新置的需求。“家电下乡”政策包括,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下乡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目前该政策已推广至全国,补贴产品范围逐渐加大,补贴流程也日益简化,这对农村家电市场的拉动效果明显。

  2009年来,家电下乡销量及销售基本成逐月增长态势,仅8月和9月出现环比下滑。但10月登记销售的下乡产品数量高达704.68万台,销售金额达120.22亿元,环比增长123.00%、94.59%,一举扭转连续两个月下滑的颓势。

  据悉,家电下乡的政策目标是用四年时间基本使农村主要家电产品拥有率达到城市2000年的水平。按此目标,湘财证券分析师刘飞烨、陈钢测算出2008-2012年保有量相对较低的空调、冰箱复合增长率将分别达33.15%和27.62%,洗衣机将达16.52%,农村市场彩电保有量较高,复合增长率相对空调、冰箱稍低,但仍将保持4.12%的增长。分析师预计2009-2012年农村主要家电产品总需求达3.73亿台,其中新增需求2.72亿台,更新需求1亿台,累计销售额将达5940亿元。按照2009年国家财政200亿元用于家电下乡补贴的预算安排,2009年内将拉动农村家电消费达1538亿元。

  同时,“以旧换新”还将促进城镇家电更新需求。与家电下乡拉动农村家电的新置需求不同,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城镇家电的更新需求。“以旧换新”政策目前主要在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长沙和福州等9地进行试点。这9个省市大都为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能力较强。截至10月12日,试点启动两个月以来,九大试点省市“以旧换新”共回收旧家电107.5万台,销售新家电76.8万台,销售额达30.34亿元。2009年国家有20亿元财政补贴用于“以旧换新”政策,试点城市以旧换新政策均已步入正轨,分析师认为,政策的刺激将加速城镇家电的更新换代。“以旧换新”对城镇家电重置消费的拉动将在四季度有全面释放。

  另外,房地产市场的景气也对家电新房新置需求拉动明显。湘财证券分析师刘飞烨、陈钢预计2009年4季度房地产拉动的各类家电销量增长将分别为空调8.8%、彩电4.2%、冰箱5.4%、洗衣机4.5%。

  行业相对估值仍处于低位

  板块表现方面,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今年以来,申万家用电器板块的涨幅为127.33%,高于上证指数82.37%和沪深300指数100.38%的涨幅。家电板块的良好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在政策支持下的基本面改善。但横向比较看,作为今年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行业之一,家电板块的涨幅仅处于中游偏上的位置。

  从横向估值的角度来看,目前家电板块的相对估值依然较低。申万家用电器板块的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7.53倍,仅高于交通运输、采掘、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相对于上游的电子元器件和下游的商业零售仍有近50%和30%的折价。分析师指出,家电行业依靠其议价和成本控制力,其盈利情况明显好于上下游。如此大幅折价与此并不匹配。在未来市场环境依然可以看好的背景下,行业中的龙头公司仍值得重点关注。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