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相济:长虹如何演绎《机器与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刚柔相济:长虹如何演绎《机器与人》
2010年05月21日 16: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5月22日电 2008年11月15日,这一天,由长虹子公司虹信软件实施的IT(信息技术)系统在泸州老窖公司成功上线。此时,距离长虹引入IT管理系统已过去10年。10年之后,长虹不仅能以自己的IT管理经验服务于社会,而且能开始输出其IT系统背后令人羡慕的管理理念与模式。

  财务部也能成为出门赢利的公司

  原长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张春还记得,十五六年前,长虹财务部有位叫苏茂祖的老会计,一夜之间成了公司财会人员中的明星。

  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中国人尚不了解网络这一概念,长虹也尚未搭建局域网,公司购置的少量电脑,也仅作单机使用。现早已退休的苏茂祖,那时已50余岁,就是这位当时对电脑一窍不通的老会计,硬是鼓掏出一套软件,为长虹编制出一套财务核算软件。

  这套财务软件,当然远不能跟今天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相比,那时,它被称为财会电算化。苏茂祖搞出这软件两三年之后,全国才开始全面推行电算化。

  当时,长虹内部对苏茂祖此事有所耳闻者,无不翘起大拇指。不过,在技术人员密集的长虹,苏茂祖却非技术迷,也非对电脑和软件有浓厚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他费力鼓捣出这套软件,实为迫于无奈之作。那个年代,恰是长虹开始在彩电行业发力之际,对于如此规模的一家大企业来说,身为会计,面对多如牛毛的各类财务票据和会计文档,苏茂祖几乎快被淹没了。他一把年纪,费尽心思,硬生生摸索出一套小软件,是为解放自己,解放财会人员。

  张春回忆说,那时还没有财会电算化的概念。不单苏茂祖有这种苦恼,在公司并未统一部署的背景下,采购、供应等许多部门都曾自发组织,像苏茂祖一样,为解放自己而各自开发出一些小软件。

  谈起长虹今天的财务管理,张春颇有自豪感,“现在,长虹在财务上已不存在现金这一概念,也不再设有现金出纳”。

  这源于长虹近年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在长虹,被张春称为“交易处理”的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已通过这个财务共享中心实现工厂化操作。

  这是个什么概念? 张春解释说,在集团公司财务层面,类似日常财务报销、应付应收款项、费用管理等诸多核算层面的工作,如今通过财务共享中心,都变成非常简单与流程化的操作,对相应的人员专业素质要求大大降低。过去,财务上完成一次付款或收款,一般需要出纳、会计等数个财务人员经手,现在,一个出纳便能完成所有工作。

  过去,长虹每个子公司都会搭建包括总经理、会计、出纳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财务班子,并且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也非常高。现在,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实现日常财务核算工厂化操作模式之后,子公司的日常财务结算完全被纳入进来,这样一套班子便不再需要了,大大节省了人力,实现相应的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对供应商、采购商等外部财务往来,亦是如此。

  这样,财务部门真正变成了一个对内对外的服务部门。张春称之为阳光下的财务服务,这种服务,几乎每个员工都曾体会。在系统的处理和显示下,每个岗位进行财务处理的时间都精确地显示,大大提升了效率,一旦出现停滞,立即能找到责任岗位。透过财务共享中心,财务结算程序已实现标准化、自动化与流程化。

  财务共享模式的诞生,也大大解放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用工层次变得非常清晰。一般财务人员,进行日常的财务运作和处理,而核心层的财务管理人员,则通过引进更为专业的人才,集中于专业财务、资金、税务等领域的资金管理与风险管控,并为公司管理层制定相关决策或战略分析相应的财务分析。整个公司的财务管理,开始向咨询与服务等高端化方向转型,为公司持续的财务交易能力提供支撑。

  张春透露说,如今,长虹财务部门开始试探外部市场,已跟很多公司达成意向性协议。2009年,财务部与一些公司开始了实质性合作。财务部门具有对外服务能力后,它会从一个成本中心演变为利润中心,既能挣钱,也能输出长虹的财务管理经验。

  处处体现员工满意的首要地位

  在长虹企业文化中,有一个独树一帜的“三满意”宗旨,即“员工满意,顾客满意,股东满意”。在当今企业客户化导向理论颇为流行的时代,长虹将员工满意置于首位,可谓相当另类。

  对此,长虹给出的逻辑是,“只有员工满意,才能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顾客满意了,才能带给企业创造效益。企业获得效益了,才能给股东回报。”

  顺着这个逻辑,长虹“帮助员工做好个人职业规划,为员工安居乐业做实事;倡导全员沟通,鼓励跨团队协作;注重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核心能力;鼓励员工创新,通过创新创造个人、团队和企业的价值”……

  在长虹内部,这种管理理念称为人文管理,被员工欢迎,赞赏。这种理念,透过跟员工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财务流程案例,或可细加领会。

  以常见的财务报销为例。即使在普通机关单位或中小公司,一次完整的财务报销流程,通常需要报销者先填写好相关表单,再奔走于各级主管之间申请签批,这些统统搞定之后,还得给财务人员赔上笑脸,争取及时兑现。在长虹这样一家大公司,财务报销流程自然更为繁琐。因此,普天之下,财务部门常被称为“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之地,财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经常处于对立面。这倒并非财务人员通常架子太大,他们的确需要确保严格的财务执行流程。

  在如今的长虹,一次普通的财务报销,员工只需打开电脑,在系统中完成申请,各级主管也在系统中完成签批。相应的报销单据,只需交到财务共享中心即可。报销资金的到账,则可透过长虹跟银行之间实现的银企互联,第一时间便支付到员工银行卡上。

  张春进一步解释说:“在报销过程中,员工都知道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因为这些流程会在系统中完全展示,包括一些提示。有签批义务的各级主管或领导,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何时去做,因为系统对大家都是透明的,每个员工都可以监督自己报销的每一步进展。如果签批主管人为拖延,员工可以马上申诉或举报。”

  这种财务系统,更有各种便捷的提示与查阅功能。张春举例说,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费用预算额度,过去员工出差,经常搞不清相应的报销标准,其主管也常记不清楚。员工向财务部门咨询时,财务人员常常查阅许久才能搞明白。因此,在长虹这样一家大公司,部门主管或财务人员,经常会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大家都因此浪费不少时间。此外,过去也经常发生员工垫支现象。他并不知道这个部门还剩有多少预算额度可以列支,等回来报销时,发现预算花完了,只有先垫支。大家搞得一肚子怨气,经常冲财务人员发火。财务人员也很委屈,因为他必须执行相关制度。现在则不同了,员工填报出差申请,系统马上会提示他部门剩余的预算额度。并且,飞机票也不用自己先买,系统会自动与票务公司结算。

  试问,面对如此透明、高效与便捷的内部服务,有谁会不满意呢?其实,无论是财务部门的巨大转变,还是普通员工的相应感受,如果后台没有一个成熟的IT管理系统支持,这样的变化,在长虹根本不可能发生。

  让清华教授叹服的IT管理

  最近,曾有一批清华大学教授到长虹参观考察信息化管理,让这些清华教授大吃一惊的是,长虹公司信息化建设水平之高,不仅比清华大学成熟许多,在国内制造业同行中也屈指可数

  上世纪90年代末,当互联网概念在国内刚刚浮出水面,企业信息化远未普及之时,作为一家大型企业,一家对新技术有着本能领悟力的公司,长虹在1999年开始大胆尝试信息化管理之路。那一年,长虹引进德国软件巨头SAP公司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试图借助IT平台,将企业管理与业务系统对接起来,既提升管理水平,也实现组织变革。

  2000年7月,ERP项目在长虹正式上线。不想,在上马ERP后,长虹跟国内其他先行者一样,遭遇巨大困难。2002年,国内媒体曾大量刊出关于“长虹ERP实施失败”的相关报道。也正是在那个阶段,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亲身经历ERP实施体验之后,放出一句震动业界的名言——“上ERP是找死,不上ERP则是等死”。

  对ERP,柳传志为何曾下如此无奈的结论?长虹是否也遭遇联想上线ERP的尴尬?

  当时,有此感受的,国内并非仅联想与长虹。在企业界,在各种ERP网上论坛,关注中国企业对ERP“水土不服”现象者大有人在。企业家从管理角度,业内人士从项目实施角度,均纷纷对柳传志的悲观论调发出共鸣。

  其实,ERP最初就是为制造业所设计的基础管理平台,它是制造类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架构。ERP的基础模块与应用功能,完全是依据西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以公司化治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制度与相关实践,均发源并成熟于西方国家。长虹或联想上马ERP项目时,ERP已非空架子,它在许多跨国公司均已产生成熟应用案例,并且大大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从而也大大提升其竞争力。所以,长虹或联想最初在实施ERP项目时,其痛苦并非源于ERP,而是源于自身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和传统管理思维的路径依赖。

  今天,回过头去,曾体验过长虹ERP项目实施的虹信软件总经理任宗贵,感慨颇多。

  “那个阶段,只能说是处于磨合期。最初大家都没经验,长虹没这方面的人才,SAP派来的项目咨询顾问也并不了解长虹”,任宗贵解释说,“再说,项目实施是付费合同,有执行期限,人家不可能长期驻扎直到摸透你为止。重要的是,长虹没有放弃,一直在坚持。”

  任宗贵回忆说,SAP咨询团队撤出长虹,但长虹信息化项目从此起步。ERP项目上线后,财务、采购与物资管理,还有销售,这三大模块基本建立起来。尽管非常不适应,公司内部也曾争论过是否放弃,但管理层决心已下,大家都没得选择,只能咬牙坚持。

  2001年,OA(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始在长虹推广。2004年,赵勇回归之后,又把全国200多家分支机构、销售分公司通过订单管理系统连起来。2005年,开始推动网上招标,竞价采购。2006年,电视与网络产品等开始实施PDM(产品数据管理)、WMS(仓库条形码管理)等解决方案。2008年,PDP项目开始实施MES(制造执行系统)。

  任宗贵认为,“1998年以后,长虹信息化项目才算真正迈入成熟阶段。这一年,最重大的跨越,就是集团公司批准将整个集团的物理网连接起来,当时的50多个局域网一下子变成一个大局域网”。

  这个项目从1995年就开始论证,历时三年,可见长虹推进信息化的关键时刻,也少不了谨慎与细致。有这个基础之后,PDM、WMS等应用开始在所有子公司中得以推广。

  积累下这些经验后,长虹为信息化定下四大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信息化项目,均由虹信软件负责具体实施。

  这些年来,长虹为信息化建设总计投入了3亿以上资金。任宗贵说,“5.12”大地震后,赵勇见到他的第一句话,便是问“IT系统要多久时间能恢复?”

  由此可见,IT系统之于今日长虹,已是须臾难离。幸运的是,在大地震中,长虹总部的机房几无损失,第二天,系统重又上线。

  对此,任宗贵如此描述,“IT系统一旦停摆,长虹等于完全停止运营,外面的东西进不来,内部的东西出不去,所有交易将被迫中止,连从仓库提件货都不可能。”

  这有如银行遭遇突然停电,所有业务都只能暂停。因此,现在的长虹,每时每刻的运营管理,都对信息化产生了高度依赖。

  后记:信息化十年收获新长虹

  目前,长虹已将包括所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各类供应商、经销商等泛长虹家族全部纳入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包括近两年通过资本运作收购的美菱冰箱、华意压缩等公司,都迅速完成跟长虹IT平台的对接。

  长虹公司的信息化之路,透过子公司虹信软件的诞生与成长,亦能侧面反映。任宗贵说,“平台对接技术方面,虹信软件目前在国内小有名气,我们技术实力很强,项目实施经验也很丰富”。

  四川虹信软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3月,其前身是长虹集团的信息管理处。正是这个部门,主导并直接实施了长虹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大部分项目。任宗贵说,1999年开始搞信息化时,长虹只有6个人的小团队。2000年至2003年期间,当ERP处于困难的磨合期,长虹都是靠自己的队伍去解决问题。当时,长虹有一支20多人的比较稳定的团队,大家一直在坚持。

  对此,任宗贵深有体会。在那个阶段,这个团队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工作,不是IT技术本身,而是在集团内部去“营销”信息化,去各个子公司或业务部门游说,去培养对IT有兴趣的种子队员,并由他们去影响身边人,最后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而在此过程中,像任宗贵这样工科出身的人,也不得不抓紧时间学习一切所需要的知识,特别是要去理解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与模型,因为IT系统最终是为企业运营管理服务的。

  今天,已壮大至160多人的虹信软件,不仅在为长虹各子公司代行CIO(首席信息官)职能,更是一家面向全国市场提供IT服务的新锐公司。迄今,虹信软件已为包括泸州老窖、云天化、唐钢、绝味轩等在内的诸多企业提供过IT外包服务。

  任宗贵透露说,虹信软件2009年总营收4000多万元,净利率近25%,今年营收有望达到7000-8000万元。公司的近期目标是营收过亿。

  无论长虹信息化建设本身,还是由此派生出的这家虹信软件公司,此等过程,都易让人联想起一种关于技术与人的久远叙事。1920年,正值全球工业时代初期,“机器人”一词的发明人、捷克文学大师卡莱尔•恰佩克在其剧作《机器与人》中,以表现主义手法,描绘了机器与人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本质。几十年后,这一主题透过好莱坞名片《骇客帝国》,再次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回到本文主题。既然机器有冷冰冰的本质,而企业管理本身,特别是借助IT系统之后,本质上也是对人的管理与控制。那么,像长虹这样成功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其风格也会是冷冰冰的?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任宗贵所描述,长虹十年信息化建设历程,最大的收获,就是人的改变。在工作习惯上,现在很多员工上下班时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事,都是收看邮件,检查有哪些事情需要处理。像财务这样的部门,上班第一件事便是进入业务系统,这是工作方式的改变。对更多员工来说,客观上要求去不断学习。种种变化,整合后的结果,就是整个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变与效率提升,最后将体现于企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体现于经营结果及给员工、股东乃至整个社会以回报。

  并且,长虹在推进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时时不忘人性化的人文管理方式,比如为员工开发简洁易用的用户界面,对部分年龄大学历低的员工更多关怀,在项目实施中尽可能考虑到业务层面或部门层面的员工需求,该妥协时就适当妥协。凡此等等,就是尽可能让信息化应用的主体(员工)满意。

  实际上,无论是长虹宏大的“三坐标”战略布局,还是面向未来的自主创新体系,其落地,其执行,都需要透过管理这条纽带。在这条纽带上,信息化是方法,是手段,是工具,也是基础架构。今天及将来的长虹,其成长与壮大,都必将建立在这个信息化架构之上。

  因此,十年信息化,可谓造就了一个新长虹。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峥】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