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值骗局揭秘:电信运营商过招鉴别充值真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手机充值骗局揭秘:电信运营商过招鉴别充值真假
2009年03月19日 14:12 来源:新快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C周刊》上周有关《街头手机充值优惠连环骗局大揭秘》(详见本报3月12日C4、C5版)的报道见刊后,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向记者咨询手机充值防伪和防骗的“秘诀”。为此,新快报记者向广州本地的移动网络运营商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更多手机充值真伪鉴别的方式,在此特别提供给读者参考。

  广州移动用户充值真假鉴别Q&A

  Q:广州移动目前有哪几种充值方式?

  A:广州移动主要充值渠道包括以下几种:

  现金缴费:移动服营厅或移动门户网站

  手机充值卡:分销网点电子充值券:分销网点空中充值:分销网点其他辅助手段:包括银行转账充值、银行ATM取款机充值以及银行卡电话充值等充值形式

  Q:有哪些鉴别充值卡真假的方法?

  A:移动充值卡自身拥有很丰富的防伪信息,其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点简单可行的方式进行辨别:

  1.卡体具有镭射全息综合防伪光栅。

  2.荧光防伪油墨和缩微印刷。卡体正面的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志和“神州行充值卡”、“手机充值卡”、“IP充值卡”和“IP记账卡”字样以及四周的缩微线条(缩微字母为CHI-NA MOBILE)上套印有荧光防伪油墨,荧光颜色为红色,可在一般验钞机的紫外光下清晰显现。

  3.卡身印有透光LOGO,通过强光照射卡体,可见卡体左上角有镂空中国移动企业标志图案,右上角有镂空生产厂家代码,透光观看产生水印效果。

  4.外包装防伪、防盗。刮卡采用专用全息单卡包装材料,全息光栅图案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标志和“中国移动通信”标准中英文字样,全息防伪光栅图案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专版专用。包装为一次性使用,采用四面封口联串包装方式,包装打开后不可恢复。四边封口均要求个性化封装,其中三边为图案封口,第四边为文字封口。

  除了通过查看上述防伪信息外,用户也可通过10086查询充值卡的序列号是否有效(但当假卡套用真卡的序列号信息时,这个途径可能无法辨别真伪。因此,这种方法不能作为辨别真假卡的标准,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查询渠道)。充值卡购买后,当场充值是最好的辨别方法。

  Q:有读者反映有街头摊档为用户提供充值服务时,声称充值有双倍赠送,请问移动是否有这种授权代理充值服务?

  A:移动的授权经营网点都会有统一的VI标志,用户在办理业务时需要留意并加以甄别。街头有私人摆摊提供的所谓“充值双倍赠送”,往往需要用户提供除号码之外的服务密码或者身份证号码等个人私密资料,一旦用户泄露了这些个人私密资料,就可能会造成号码被盗用的严重后果。

  Q:有充值优惠真假的鉴别方式吗?

  A:移动推出相关的充值赠送营销方案时,都会对目标客户群发送相关内容的短信息。同时,客户也可以通过移动门户网站、客服热线和服营厅等渠道进行查询。

  广东电信用户充值真假鉴别Q&A

  Q:电信CDMA目前大致有几种充值方式?

  A:主要有以下方式:

  一、购买充值付费卡充值

  (一)语音方式:拨打11888,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二)web方式:登录中国电信广东公司网站

  (三)短信方式:发送“CZ*充值付费卡密码#”至10001为本机充值,发送“CZ*被充值付费的业务帐户*充值付费卡密码#”至10001为其他帐号充值

  (四)wap方式:登陆中国电信掌上营业厅

  二、在中国电信空中充值代理点充值

  三、营业厅现金充值四、通过使用中国电信统一支付帐号“付费易”为本地CDMA手机号码充值

  Q:有哪些鉴别充值卡真假的方法?

  A:中国电信发行的充值付费卡有专门的质量技术规范,有严格的质量要求,并采取了专门的防伪措施,如:密码覆膜膜带采取专用的骑缝特殊网纹图案;每张卡片采用中国电信专用的反射型全息激光防伪膜进行塑封包装等。

  Q:有读者反映街头摊档为用户提供充值服务,声称充值有双倍赠送,请问电信有否这种代理充值服务?

  A:中国电信空中充值代理点可向用户提供现金充值服务,目前没有特别优惠措施。

  Q:有充值优惠真假的鉴别方式吗?

  A:请用户到标有中国电信相关标志的正规代办点购卡或充值。中国电信的相关促销政策一般会通过主流媒体和短信通知用户。用户如有疑问可致电中国电信客服热线或登录中国电信网上营业厅查询。 (曲瑜)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