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统一能效标准本月实施 变频空调走下“百家讲坛”

2008年09月05日 15:18 来源:重庆商报 发表评论

  9月1日,我国首个变频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的出台,结束了变频空调厂家10年来无标准可依,各自为政、自卖自夸的“百家讲坛”时代。同一天,美的在全国24个主要城市同步推出了五大系列直流变频空调新品,正式宣布大举进攻变频领域。

  在定速空调产品生存空间全面萎缩的大背景下,美的、格力、海尔等主流厂家纷纷改弦更张转战变频市场,而随着美的等一线品牌的强势加入,变频空调有望快速进入寻常百姓家。

  圭臬缺失致冷场

  “由于没有统一的能效标准,10多年来,变频空调一直处于混战之中,很多没有技术能力的厂家恶意炒作‘变频’概念,导致变频市场缺乏信任度,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变频空调的发展。”美的空调重庆分公司总经理赵贵林坦言,这也是为何美的在1997年就开始研发变频空调,直到如今才开始大力推广的原因。

  赵贵林称,在我国变频空调能效标准长期缺位的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两种不良现象:一种是将变频技术过于神秘化,并作为超高价格的理由;另一种是利用消费者对变频技术不熟悉,使用一些接近淘汰而低成本的技术。这些不良现象,使消费者对变频空调常常是雾里看花,望而却步,致使我国的变频空调销售份额徘徊在整个空调市场的10%左右。

   新标准催生变局

  其实,早在今年4月,空调行业就已露出了定速向变频演进的苗头。为推广变频空调的发展,松下、海信等企业在去年4月发起成立了“变频空调推广联盟”,当时的成员仅5家。而在今年4月的联盟1周年峰会上,美的、格力、海尔等空调厂家也加入进来,使得变频联盟成员企业增至12家,中国空调市场正面临着巨大变局。

  “定速空调能效新标准明年3月实施,2级以下产品不准上市销售。这也意味着今后不仅传统空调制造成本将大大提高,且目前在售的空调至少有80%面临淘汰。”海信空调重庆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新能效国标出台后,能效达标的定速空调将丧失昔日的价格竞争力,这将迫使大多数空调企业调整经营战略,转攻变频空调。

  明年3月成主流?

  “变频空调比普通空调普遍节能30%,制造成本又有很大缩减空间。可以预见,新国标实施后,变频空调市场将成倍增长。”一美的空调经销商认为,随着空调厂家扎堆变频市场,变频空调的价格也有望变得更加“亲民”,在新的冷冻年度,随着低能效空调的退市,变频将成为市场主流,大踏步地走进普通老百姓家中。

  从美的此次推出的新品价格来看,1P价格均控制在3000元以下,价格与2级能效比的普通空调相差不大,但相比以前市场上1P变频空调3500元的均价还是便宜了不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明年3月2级能效以下空调退市后,价格与定速空调相差无几,但更加舒适节能的变频空调势必会成为消费者新的选择。

  

  新国标将变频空调的能效水平分成5个等级,其中1级能效水平最高,2级是达到节能认证所允许的最小值即节能评价值,3级、4级代表了我国变频空调的平均能效水平,5级是标准实施后市场准入的门槛,即能效限定值。

  能效等级是变频空调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的重要依据。今后消费者购买变频空调时,从变频空调身上的“能效身份证”就可识别空调的额定能效等级、制冷季节能耗效率和制冷季节耗电量等性能,放心购买到舒适、节能的空调产品。

  新闻链接

  变频空调能效标准

  家用空调分为变频和定速两种。变频空调高频运行将室温调到设定温度后,变为低频运行保温,不停机。持续低频运行的耗电,只是额定功率的三分之一。因此变频空调比定速空调省电。此外,由于变频空调持续工作不停机,室内温度恒定不变,没有忽冷忽热的不适感。 (牟晓菁)

编辑:刘霏】
请 您 评 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网立场。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