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首次集体喊“降价” 清仓耗能空调应对新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厂商首次集体喊“降价” 清仓耗能空调应对新标
2009年03月05日 09:2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一年一度的空调销售大战又要打响。本周,美的、海尔、海信科龙等空调厂家联合渠道商,宣布将尽快“清仓”高能耗产品,以最高降价40%的力度处理四五级能耗的定速空调。

  近几年,一进入3月份,厂家和商家都要围绕是否涨价论战不休。厂家基本都是以原材料上涨为由,力主涨价。而商家则极力狙击,以赢得消费者的好感。

  今年,厂商的态度却出奇的统一,在为今年销售造势的几次会议上,双方都统一口径,一致认为今年空调价格会出现下降的趋势。除了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下跌、力推变频、清理高能耗库存都成为影响价格的因素。这或许预示着,自2005年开始,空调价格4年来一路上涨的势头将就此止住。

  促销战打响 价格或降三成

  还记得去年3月份开始的那一轮白电涨价潮吗?西门子、海尔等大企业率先拉开涨价的大幕,幅度超过5%,一时之间,其他企业的冰箱、洗衣机、空调白电产品跟风“喊涨”。而卖场则扮演着“狙击者”的角色,一再地保证“3月份之前不涨”、“5月份之前不涨”。这样的“论战”在过去的4年间总会在3月份准时上演。而事实上,记者从国家信息中心了解到,从2005年到2008年的4年里,空调产品的平均价格上涨了超过20%。

  本周二,在大中电器的格力空调专柜,促销员现场派发消费券,单张消费券总额价值1000元。此次发放的消费券将直抵现金,即消费者购买单台空调最多可直降1000元。与此同时,美的、科龙等空调厂家也先后打响了促销的战役。

  “今年,白电企业要是还谈涨价的话,消费者肯定不买账了。”在日前的新品采购会上,大中电器品牌总监江波说。确如其言,今年空调丧失了往年喊涨的最基本理由———原材料价格上涨。空调是典型的成本导向型产品,制造空调的重要原材料铜的价格今年一跌再跌。据最新的原材料价格显示,铜价已从近7万元/吨跌至2.7万元/吨。商家预测,加上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的下滑,每台空调的平均成本会下降200元到400元。

  苏宁电器华北区执行总裁范志军预测,今年空调行业价格将结束4年来的涨势,跌价超过30%,回到2004年的水平。

  厂商“清仓”耗能空调应对新标

  除了成本下跌,定速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即将实施也是今年这股空调降价风吹起的主要由头。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原定计划,新的定速空调能效标准将在今年3月出台。可就在2月25日,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网站上,却挂出“该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中”的公告。公告内容称,新《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正在修订中,尚未进入审查和批准发布阶段。

  业内人士称,几家龙头企业对提高能效标准的态度并不积极,希望“过渡期延长”。按照目前的情况,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定速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出台时间会推迟。

  范志军表示,目前“家电下乡”招标标准把空调能效定为3级以上,由此判断四五级空调退市已成必然趋势。如何迅速消化是摆在面前的课题。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空调行业的库存总量达1500万台,其中能耗四五级的空调占据整体库存比例的85%。

  对于清理库存的高能耗产品,厂家的力度都不小。海信科龙北京公司总经理萧鹏表示,目前海信主攻变频空调,无高能耗产品,而科龙高能耗产品将参加3月份空调节的促销,低价销售。美的北京公司总经理张文峰也表示,目前北京地区的库存80%是高能耗产品,从本周起美的投入千万资源降价促销。

  范志军预测,在和供应商的共同推动下,高能耗空调将在半年内清理出北京市场。

  节能空调剥下高价“外衣”

  2月16日,国美与海尔签订了16亿元的省电空调采购大单。据记者了解,本次采购1P和1.5P的挂机以及2P柜机的优惠幅度高达30%至40%。其中,一款海尔大1.5匹3级能效省电空调售价仅为2699元。

  一直以来,在空调市场上,高能效几乎就是“高价格”的代名词。不过在今年,根据家电下乡的招标公告,要求“空调能效等级3级以上、限价2500元”。也就是说,3级能效空调价格不高于2500元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成为事实,对比目前3级以上能效空调3100元的市场均价,将有超过20%的降价空间。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新表示,目前正在研究对购买高能效空调的补贴政策,也在探讨对企业生产高能效空调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8冷冻年度高端空调占比再次提高,3000元以上空调销售量提高10.76%。国家信息中心市场处处长蔡莹分析,一方面是企业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单品利润,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确实有需求。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