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零售:危机下的新出路?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网络零售:危机下的新出路? (2)
2009年04月23日 11: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改变的不仅仅是销售

  网络购物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全新的体验,甚至出现了“淘一代”,但改变不仅局限于此。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执行董事郑敏表示,网络零售对于传统产业的影响,已经开始从简单的改造阶段,逐步进入升级的阶段,包括对制造的升级、对品牌的升级、对贸易流通的升级等。

  中国网络零售业正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吸引诸如银行、物流、保险、IT行业以及营销机构的积极参与,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以物流业为例,单是淘宝网2008年就给中国物流业带来每天过百万的订单量。

  飞速成长还有网商。5000万,2008年中国网商数量的激增让这个群体的未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04年这个数字才400万。

  网商的迅速成长还刺激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了创业和就业的队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卖家服务商”,如对网店进行“装修”,形成网页模版销售给卖家。他们还推出了模特提供、开店培训、网络营销等服务。

  信用度、好评率、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买家申诉卖家举证等“草根协定”都已成为网络零售行业的实际标准,甚至已经影响到线下交易规则及地方立法。

  “中国网络零售的兴起,表现在生产领域是推动中国制造的品牌化演进;表现在流通领域是百万网商的崛起;表现在消费领域是诚信、透明和责任的新商业文明崛起。”电子商务专家梁春晓如是表示。

  还在路上

  “大淘宝”战略浮出水面,百度“有啊”高调亮相,拍拍网稳步增长,新易趣平台整合成效显现,不少传统企业进军网络零售网站,愈加激烈的竞争,让人们对中国网络零售业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猜想。“网络零售让规模经济走向范围经济。”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指出,“品种数量多”是新经济的活力元素。

  然而,相比于欧美日韩等国的网购占比,中国网购仍处于刚起步阶段。瓶颈还有待突破。仍有许多中国企业对网络销售认识不足,或是缺乏足够经验来使用各种在线工具以提高交易额。同时,网上假货的泛滥也成为运营商、监管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记者 张意轩 尹晓宇)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