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本竞争白热化 经济回暖销量将下滑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上网本竞争白热化 经济回暖销量将下滑
2009年05月06日 10:31 来源:赛迪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各大公司竞相推出新的上网本,竞争日趋白热化。

  惠普等知名大公司开始涌入迷你笔记本市场,其吸引点在于低廉的价格(低于500美元),便携式的小屏幕,并向消费者提供很多的拓展选择。

  台湾的PC机制造商宏碁(Acer)已经是全球上网本市场的领军企业,最近其Aspire推出了11.6寸的新产品,售价为349英镑。该产品配备了英特尔Atom处理器,电池寿命长达8小时,同时配有多功能触摸板。160GB硬盘和多重读卡器,Wi-Fi、蓝牙和3G功能,Dolby Pro Logic声卡和背光LED屏幕。同时提供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

  上网本主要特性是便于携带,重量一般低于4.5磅,相应地就比稍大型的笔记本电脑缺少一些性能,诸如没有DVD驱动等。市场研究人员估计迷你笔记本今年的销量会增至2020万部,而其去年销量为1170万部。

  宏碁总裁兼CEO Gianfranco Lanci表示,宏基去年打败了台湾的竞争对手Asustek,成为全球上网本市场的龙头,但出货量仅为500万部。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投资者会议上,他表示公司今年的计划为1千万至一千二百万部。

  2009年对于笔记本电脑购买者来说可能是个好年份,据调查公司NPD Group 2月的调查报告显示,笔记本电脑的销售均价为671美元,比一年前的864美元下降了很多。分析家Stephen Baker认为即使制造商增加再多的性能,笔记本电脑在今年年底前价格还会继续下降10%。

  数年前,Asustek的创始人兼主席Jonney Shih笔记本制造商指出,消费者不再需要传统的计算能力强些但笨重的电脑,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都为之一震。Asustek在2007年底推出了第一款上网本Eee PC,售价仅为250美元,重量轻了很多。该公司去年的出货量为490万部。宏碁2008年中进入该市场,首推的产品是Aspire One,归功于次,宏基成为目前世界第三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

  现在几乎所有的PC机制造商都销售上网本,其中就包括惠普和戴尔。三星最近也刚刚宣布今年打算销售500万部上网本,而去年的销量为200万部。PC机制造商将会继续致力于提高产品性能,如加大屏幕,增强显卡功能等。早期的上网本一直被认为图像显示功能不强,但是Nvidia的问世完善了这一功能,实现了在上网本上观看高清晰视频影像。

  另外,对于介于9寸和12寸之间的上网本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早期的上网本主要是7寸的。惠普刚刚在这个月推出了12.1寸的Pavilion dv2,售价为699美元。戴尔也推出了一款12寸的上网本Inspiron Mini 12,售价399美元。上网本销量的增长预示着对传统台式机的取代趋势。据调查公司iSuppli Corp 结果显示,2008年第三个季度,笔记本电脑的销量首次超过了台式机。

  软件制造商微软公司对此处之泰然,早期的产品一般都使用较为简单和低廉的操作系统,但是上周微软公司援引了来自市场调研公司NPD的数据,表示Windows操作系统在美国上网本市场的份额已经由不到10%一跃为仅2008年上半年就达到96%,制造商们也意识到消费者还是习惯使用Windows系统。

  基于微软操作系统的上网本主要运行Windows XP,微软下一代的Windows 7系统也已经用于上网本优化了。从长远看,iSuppli表示,一旦2010年经济条件改善后,上网本的出货量增长率将不可避免地下降,全球上网本出货量增长率下降程度不会太大,但2010年将达到39.6%,并在2013年达到13.1%。iSuppli计算平台的首席分析师Matthew Wilkins认为,“虽然上网本很合大家的心意,但是随着PC机成本的一再下调,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得到更好的产品,消费者也由此转而放弃上网本。经济驱动因素在提高销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经济回暖,消费者有了更多的资金,上网本的销量增速就会降低。”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