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上网本成本价清仓:山寨主转战大屏市场(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山寨上网本成本价清仓:山寨主转战大屏市场(2)
2009年07月20日 09:28 来源:电脑商情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然而,山寨上网本并没有复制山寨手机的神话。近一年多时间,不少山寨本配件工厂的出货量与预期相去甚远,到如今,除了关闭,别无选择。

  “凡是低价电脑产品,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没有一定的销量做支撑,就根本没有利润,更谈上不今后的发展。”一位笔记本品牌负责人称,“就连正规的笔记本厂商,一年如果没有达几十万的销量,最后必定亏本。”

  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谈何发展。不少山寨主终于明白,山寨机之所以一夜窜红,因为其背后有巨大的销量做支撑,而山寨上网本却怎么也做不到这一点。“终端市场的销量始终上不去,上游的配件工厂也跟着倒霉。”一位专供山寨本电池的工厂老板称,据他估计,以前50多家专门生产山寨本的电池厂现在差不多仅剩下几家了。

  记者联系到几家熟悉的山寨上网本的外壳加工厂,对方均表示“都洗手不干了”,“一直没有什么出货量,我们配件工厂总不能喝西北风吧。”

  返修率超高遭投诉

  屋漏偏缝连阴雨。就在山寨上网本正大批退市之际,有关山寨上网本质量方面的投诉和纠纷日益增多。连日来,记者连接收不少内地渠道的投诉,称3月份买的山寨上网本,如今不少机子却遭遇返修无门的困局,根本找不到上游厂商。

  3月份,刚好是山寨上网本的销售高蜂期,那时卖出的机子在3个月后已开始频繁出故障,这也应证了当初人们对山寨本质量的担忧。

  “我3月份从深圳进了50台山寨上网本,仅仅3个月时间,有15台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消费者要求退货。”一位湖南籍的经销商向记者诉苦,“但是,现在却找不到当时的卖家了。”

  本来,正规品牌上网本的返修率就不低。此前,Intel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正规品牌上网本的返修率惊人——高达30%左右,但这大多是在使用一年左右时间开始出问题。反观山寨上网本,使用才3个月就开始频繁地出故障,也似乎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据记者了解,山寨上网本给经销商承诺的保修时间是一年,一般返修的机子必须寄回深圳工厂修换。“一般低价笔记本出故障的几率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年之后,会出现一个返修的高峰期,但是对于山寨本而言,返修高峰期可能会缩短至半年左右时间。”一位经销商称,“而到那时,恐怕很多山寨厂商根本就找不到了。”

  就在近期,轰动深圳山寨本制造界的一个事件是,一知名山寨本品牌,电池频繁出现故障,渠道商纷纷要求退货,最后找到电池厂,哪知工厂已关闭,老板早已不知去向。最后,渠道商联手将该山寨本厂商告上法庭,要求索赔700万。

  “一些山寨厂商为了迅速降低生产成本,均选择放弃公模,自行开模。虽然开新模,无外乎是外形和接口的微调,不会有太多的品质风险,但却造成了各家电池的随意变化,无统一物理尺寸。”一位山寨主称,“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电池充不进去电,或者使用一段时间后续航时间明显降低;更有甚者使用的是劣质芯片的电池。”

  转战大屏市场

  一些已退出,一些仍在坚守。记者日前从深圳多家山寨厂了解到,在大多数山寨主退出的同时,另一些山寨主却在调整策略——将目光锁定12寸以上的大屏市场,志在抢夺传统笔记本市场份额。

  据记者了解,其实早在6月初,不少山寨主开始试探性的推出12寸大屏上网本,这其中尤以高仿苹果本为主。而据市场反映,山寨苹果本的销售一度供不应求,这也是低迷的山寨上网本市场的唯一亮点。

  山寨苹果本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坚定了山寨主力推大屏的信心和决心。记者发现,不少山寨主正纷纷转型做11寸,12寸,甚至13、14寸的大屏上网本。

  “以后这东西可能就不叫上网本了,就是山寨本。”一位山寨主称,“上网本本身就是一种过度性产品,随着3G应用的普及,未来的智能手机都可以取代上网本。所以,山寨上网本转型,宜早不宜迟。”

  另有不少山寨主认为,因受制于英特尔禁令,多数正规品牌对大尺寸上网本动作迟缓,而山寨厂商在这方面更有优势。

  “在外贸领域,山寨本有价格优势,在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山寨本有着巨大的市场。”一位主攻外单的山寨主认为,“就算在国内市场,山寨本的目标应该对准传统的笔记本,毕竟这才是一个长久的大众市场。”

  “山寨精神生生不息。山寨上网本暂时的挫折也给我们一个教训:在未来的山寨本市场,需要更多功能、更好品质和更高性价比的产品。”另一位山寨主称。

  事实上,记者发现,时下不少正规品牌上网本也在暑期发起了“清仓行动”,来自渠道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上网本市场已现拐点,销售高峰期已过,未来将逐步萎缩,如同当初的“移动PC”般退出舞台。(黄乔)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