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踩上版权“雷区” 触网”遭严管(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互联网电视踩上版权“雷区” 触网”遭严管(2)
2009年09月10日 11:20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技术 迅雷、PPS等提供信息支持

  想用高清电视在线看大片,还不想下载,这样的要求有点过分了吧。其实不然,目前市面上的互联网电视已经实现了这一点。

  “电视上网”,实际上就是彩电厂家与互联网厂家合作打造一个“后台”,将家里的电视连接上网线,就可以登录此“后台”获取海量信息。

  目前推出的互联网电视中,创维的“酷开”与迅雷、土豆网合作,海信的“蓝媒”是与新浪合作,长虹的“乐·教”与PPS合作,海尔的可上网电视与搜狐等合作。通过这些视频网站和下载网站,实现“电视看电影”也就不难理解了。

  以TCL的MiTV为例,是与迅雷和PPS两家网站合作。连接网线后,直接就可以登录此“后台”。互联网电视和普通电视的界面不同,打开之后不是频道画面,而是窗口式的菜单,有电影、视频等选项。

  只要是迅雷上能找到的东西,用户都可以通过电视搜索到。也就是说,电影已经在后台下载好了,不需要占用电视的空间。记者在现场体验了一下,普通的高清电影只需要缓冲几十秒就能收看。而且,TCL从后台对迅雷提供的“种子”进行筛选,以保证节目的清晰度。

  - 一针见血

  “触网”过于 深入恐浪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互联网电视,不管你如何去想象,用高清电视随心看大片,这是实实在在的。

  此前有好多厂家都在尝试,用电脑代替电视或者电视代替电脑,但在实际操作中,极少有人愿意在电视屏幕上工作,也极少有人愿意窝在电脑的小屏幕前看电视。这两种介质的区别太大,企图完全替代对方的想法不靠谱。

  还是一位彩电企业高管说得好,“电视和电脑一体化”实际是个伪命题,这两样东西不可能互相替代,我们能做的,就是让眼睛舒服一点,让电视画面的可控程度更高一点。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最重要的“用电视看电影”功能之外,其他的功能似乎还不是很实用。“触网”太深的话,恐怕会给消费者增加不必要的支出,也会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

  目前,发展互联网电视几乎在所有国产彩电之间形成了共识。虽然只是在萌芽阶段,但如果让企业都参与进来群策群力,探索一个提升产业技术含量的模式,实际效果岂不更佳。(田丛)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