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 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空白——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 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空白
2009年09月14日 12:45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打工皇帝”华丽转身创办“创新工场”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空白

  日前,最成功的华裔职业经理人李开复从谷歌辞职,单枪匹马去组建“创新工场”,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课题指导、天使投资和人脉支持,这让很多想创业却苦于没有资金支持的年轻人格外兴奋,但怎样才能获得资金投资成功创业呢?

  李开复的发言人向记者透露,创新工场接受创业者申请的方式大致和找工作相似,在简历上写清楚自己曾经做过的项目非常重要。记者吴润洲

  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不少有志青年仅仅凭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通过一个前景描绘就获得了大笔资金支持,从而迈上了成功的人生之路,这样“一个故事换一笔投资”的神奇之事,鼓励着无数想自己创业的人,很多人都梦想着这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但这些手握大笔资金的人是这样神秘和遥不可及,普通人难以接触到。如今,李开复如此高调宣称成立“创新工场”,“整个公司的运作理念是(天使投资+创新)×规模化”,其运作模式大致为:招聘一批优秀创业者和工程师,在李开复的带领下,开创出具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当项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剥离母体成为独立子公司,直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这意味着,手握大笔资金的投资人就站在你面前,你知道他在哪里,随时可以找到他,你需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创意打动他而获得投资。

  张朝阳式成功或可再现

  1995年,在麻省理工念博士的张朝阳看到了“硅谷”式创业的成功,于是他联系到了ISI公司,想做China Online(中国在线),ISI总裁与张朝阳一拍即合,于是融资100万美元给他;后来,张朝阳又陆续拉到了三个投资者,在1998年2月,正式推出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网上搜索引擎搜狐(S0HU),后更成功在NASDAQ上市。

  目前大多数风险投资喜欢投资于一些已经初具规模的小企业,对于像当年的张朝阳这样的仅有一个商业理念的创业者目前还难以找到他们的投资人。但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将填补中国天使投资的空缺。在创业者仅仅有一个良好的商业理念时就投资。

  申请方式和找工作相似

  据悉,李开复会在经过2周的新闻推广之后开始大规模招聘团队,组成甄选商业项目的团队;再过两个月之后,开始大规模筛选青年们的创业商业计划书。李开复的发言人表示,创新工场对申请人的要求是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申请天使投资的过程并不复杂,和找工作相似,向“创新工场”电子邮箱发简历即可,简历上注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项目经验。不论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经验,都会为申请人加分。申请人不一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也不一定要有成熟的商业计划,商业计划可以在与工作人员讨论后形成。此外,有介绍人推荐,也可以提高入围的几率。

  知多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

  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是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天使投资是风险投资的一种,是一种非组织化的创业投资形式。“天使投资人”(Angels)一般来自富有的个人和家庭。

  天使投资容易青睐的行业:教育、无线、互联网领域

  成功人士转型多走“资本教父”之路

  年薪以千万计的职业经理人是大家羡慕的“打工皇帝”,几乎是所有职场人士的目标和梦想,但成为“打工皇帝”之后再往何处发展?到了如此高位,自我实现也许成为了更迫切的需要。李开复从谷歌辞职,放弃了1400万美元的股权期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这是李开复的突发奇想,还是许多成功人士都有过的梦想呢?李开复的发言人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其转型的心路历程。在大家还在为做“打工皇帝”而奋斗的时候,不如也想象一下成功以后的发展道路吧。 记者 吴润洲

  在李开复的职业发展上,经历了若干次转型,第一次是从工程师到职业经理人,而这一次是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导师。第一次的转型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这是若干美国工科高材生最正常不过的转型。而第二次的转型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需要放弃掉巨额的年薪,放弃掉天文数字的股票期权。

  放弃掉巨额年薪为实现自我

  李开复的新闻发言人坦言,李开复以后的收入会剧减,与之前在谷歌的收入完全无法相提并论。广州号角管理顾问公司的首席顾问曾文认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像李开复这样的“打工皇帝”,在“不差钱”的情况下,自我实现是更迫切的需要。虽然“打工皇帝”人人羡慕,但是“做最好的自己”,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是李开复的渴望。

  李开复的青年人生导师之旅始于2000年4月。当时,他结束了在中国的任职,回微软总部做全球副总裁,于是在网上给中国大学生写了《我的人才观》及《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一直到2005年2月,李开复总共给中国学生写了七封信。在这些信中,李开复现身说法,与学生谈人生、理想、事业、成功以及更为重要的做人问题。

  此外,李开复还创办了开复学生网,后更名为“我学网”,作为和青年人沟通各种人生问题的平台。而《做最好的自己》这一畅销书发行量超过100万册,完全确立了李开复的青年人生导师地位。尽管,李开复的人生导师形象不乏跨国公司的商业痕迹,但是这一工作也未尝不是李开复个人的兴趣选择。据发言人透露,李开复在博客和“我学网”上已经累计回复了2000多条学生提问,平均每天花费在回答提问上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