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游行业诞生十年:从模式复制到急于求成 (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中国网游行业诞生十年:从模式复制到急于求成 (3)
2009年10月14日 08:37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南辕北辙

  大企业用资金抢市场

  国内的网游大佬们近几年也开始尝试了各种方案,解决网游创意和制作短板,其中也不乏大手笔。

  2007年Chinajoy展会上,盛大公司租下数辆崭新的奔驰车在会场外一字排开,用于招揽相关人才和团队。随后,盛大先后启动“风云”、“18”、“20”三项投资收购计划。

  2009年初,巨人网络也开出“最少一亿,上不封顶”的价码启动与之类似的“赢在巨人”计划,争夺国内顶尖的游戏人才和团队。

  但受限于多方面的因素,这种需求的无限放大,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中国网络游戏脑体倒挂局面。当然还有一个现实原因———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网游当然也不是。

  据了解,在类似暴雪、EA这样的全球巨头级游戏公司里,主策划、主程序一类负责“第二阶段”的关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45岁左右,通常都是在游戏领域内拥有超过20年经验的“老兵”。而在中国,在游戏领域内有超过5年经验,就已经算得上是“高端人才”。

  2007年陈天桥斥资上亿元“千金买马骨”———收购成都锦天科技公司,并将因此身价过亿时年仅23岁的创始人彭海涛收归麾下。当时,这家成立仅三年的网游公司,正运营两款自主研发的3D大型多人角色扮演游戏《风云Online》和《传说Online》。

  今年4月,彭海涛离开盛大再次创业,加盟一家成立于2008年4月的成都星漫科技公司。不过8月底,有消息称,这家公司再次被盛大以1.4亿元的价码收归旗下。

  来自国内某“第三代网游公司”的创业老板说,其实无论是陈天桥的“千金买马骨”,还是史玉柱的“上不封顶”,实际上都是“以抢占市场份额为第一目的,他们尽可能把有可能成功的创业公司都变成自己的奶牛,而不是敌人”。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更多是为了买产品,而不是人才,实际上是南辕北辙”。

  “十年对一个产业来说才刚刚开始。但是市场膨胀得太快,在财富神话的诱惑面前,人才沉淀的时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可见。”该人士说,“对大企业来说,利用资金和资源的优势,尽可能抢占更多的资源,比单纯自己做研发保险得多;对创业者来说,把半成品直接卖掉,远比自己辛苦运营赚钱快许多。这是现在网游产业比较普遍的两种心态。”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