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配件收费不明成风 利润趋薄厂家走半成品路线(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家电配件收费不明成风 利润趋薄厂家走半成品路线(2)
2009年10月15日 08:55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 一针见血

  “拆着卖”时也要“明着卖”

  “别提了,我再也不会买他们的热水器了。”前几天和朋友闲聊时,朋友因安装管线多花了好几百元而愤愤不平。

  消费者是越来越精,一般吃亏上当的事也见多了,买东西时本身就格外小心。但防不胜防,谁能想到买了热水器还要单独买阀门,谁能想到买了电视还得买个底座。

  一说这个我就想到了赵本山的“卤不要钱”,连一碗打卤面都能把卤和面分开来卖,家电有何不可。看来艺术的灵感还真是来源于生活。

  但是,消费者有过这样一次遭遇之后,对品牌的好感马上会减弱甚至消失,这种不透明的“拆着卖”很可能就成了一锤子买卖。

  显然,当这一现象成为厂商的普遍手段的时候,依靠行业自律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的办法,还是尽快出台有强制性的条款,买卖双方一目了然,执行起来也方便。

  我们不排斥“拆着卖”,也不排斥收取材料费,但这一切必须事先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哪怕是价格贵一点,花钱买个放心,大家都轻松。(田丛)

  - 对话厂家

  配件单卖成厂家利润新增长点

  “羊毛出在羊身上,家电降价幅度那么大,配件上就得找补回来一点。”一位国产彩电厂家的负责人毫不讳言地说,国庆期间他们的一款产品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虽然销售状况还不错,但根本谈不上赚钱,必须从别的方面寻求利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让家电成为“半成品”,配件单卖是厂家普遍采用的招数。而且,配件没有讲价的余地,都已经送货上门了,一般的消费者也就不会再找麻烦,顶多下次买家电的时候多个心眼。

  “在2月份之前,我们的底座和挂架都是免费的,消费者可以任选其一。”某国产彩电的销售人员介绍说,今年以来销售下滑的幅度比较大,尤其是国庆期间彩电价格降得太厉害,底座和挂架再免费就真亏本了,“都是金融危机给闹的,只能拆着卖”。

  一家中标“家电下乡”的企业负责人在和经销商沟通时,经销商抱怨利润太低,卖一台电视才赚20元钱,该企业负责人支招说,“你一个挂架卖100元,不就有的赚了嘛”。

  另外一方面,从国家标准的角度来说,无论平板电视、空调、热水器,都没有明确的配件范围及收费标准。一位企业负责人对此也颇为无奈,他说,换个角度理解的话,挂架本身有成本无可厚非,如果提前就把消费者可能需要也可能不需要的东西强加在价格里,其实是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如果挂架单独收费,那么对于不需要挂架的消费者来说,就是节约。

  不过,正是由于相关标准的缺失,各个厂家按自己的标准来做,消费者不知道哪些配件的费用是包含在整机之内。

  - 探讨

  安装所含收费项目须明示

  从目前的各种法律规定来看,将产品零配件拆开销售的做法并不违法。我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正常使用。一些厂商的类似举动,实际上是在打擦边球。

  不过,根据《消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日前,北京市工商局12315和市消协发出提示,销售空调、热水器等产品时,必须对安装中存在的收费项目予以明示。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认为,原来配备齐全、买来就能用的产品,竟然都变成了半成品,这纯粹是部分厂商片面追逐利润而不顾消费者利益的表现。像平板电视收底座费,这与消费者的习惯认识明显不符,令人无法接受,由此造成的消费纠纷也难以解决。

  工商局12315负责人表示,从消费者反映看,商家所谓的“免费安装”只是免去了上门工人的工时费,安装时使用的材料费由消费者自行承担。由于安装收费问题没有法律规定,使得消费者的投诉无法受理。目前,工商部门已向商家发出提示,要求在销售此类电器时,对于安装中存在的收费项目要予以明示。

  不过,从记者走访和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来看,“收费项目明示”只有少数厂商能够做得到。

  而就厂商推荐“更好”产品的做法,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表示,家电产品销售给消费者都应该是有质量保证的合格产品,如果安装人员称原来的备件并不保证效果,或者不保证安全,是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根本不能销售的,便涉嫌欺诈。邱宝昌建议说,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协会乃至工商部门进行投诉。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田丛 张晓蕊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