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手机充值骗局增多 小心送话费变吞话费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街头手机充值骗局增多 小心送话费变吞话费 (2)
2009年11月05日 16:52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高额返赠充值卡真面目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每年都会推出充值返话费的活动,比如近期,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就推出了针对全球通用户的返还率高达50%的充值返话费活动。在今年7月,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还曾推出针对全球通用户的返还率高达100%的存话费活动。但是这些返还率很高的充值活动一般都是针对一些重点目标客户。而本文所报道的这种满大街都有、移动联通均可使用的高额充值送话费活动究竟是何种业务呢?

  据记者了解,这些街头售卖的充值卡大部分是早已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叫停的“回拨卡”。

  有时,为了掩人耳目,售卡者会将一串IP号码捆绑存储在手机用户的“1”键上,让拨打变得简便一些。现在也有些充值卡能够做到无需回拨就实现双方通话,但这也只是利用了一些更新的技术手段而已,其本质依然不离回拨业务。而确保这个功能实现的平台,便是网络电话:用网络传递语音数据包,再将信号接入一些租用的公共电信网络实现通话功能,将主叫用户通过软交换网络变为被叫用户。运营商或者虚拟运营商通过收取资费,从而达到用户节省通话资费、运营商或者虚拟运营商赢利的目的。

  回拨电话的实质是将A呼叫B,转变成C呼叫A和B。这样一来,A和B都是被叫,按照单向收费原则,都不用收费,这个C就是回拨服务器。所以,有些卡上会明确提示用户:“本充值卡只限接听免费电话使用”。曾经有购买充值卡的用户发现,充值卡和手机话费里同时都被扣了钱,原因就是这些用户的手机采用了双向收费标准,不能免费接听电话。

  目前,非法存在的回拨卡市场可谓是鱼龙混杂。调查中受访者所反映的受骗情况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一种是一些小的经营公司因为投入资金少,设备有限,根本承受不了那么多客户同时使用,但是由于利欲熏心,只顾卖卡不注意投入,大量客户使用而使系统陷于瘫痪状态。这时,无论你怎么拨打那个接入号,都会发现永远打不通。另一种是,一些运营公司以超低价吸引代理商加盟,诱导代理商大量购入设备和充值卡,然后当收回的资金达到一定数目后突然撤资跑人。当这些所谓的运营公司突然把回拨系统停用,那么所有售出的充值卡都永远变成了无效的空卡,而所有受骗人的钱也永远要不回来了。

  电信行业专家李军向记者介绍,目前销售的这些手机充值卡都是由一些小民营通信公司在运营。他们只要申请一个接入号码,在一台电脑上安装一套特定的软件,再租用一条光纤就可以开张赚钱了,门槛非常低。由于设备数量少,所以无法承载大量用户同时使用,不仅通话质量不能保证,甚至经常出现封号关张的情况。由于投资设备金额少、门槛低,于是这种方法被很多诈骗分子利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成为一种电信欺诈方式。

  “目前这些街头摊点售卖的手机充值卡其实都是不合法的。”联通集团增值业务部万处长告诉记者,“以前,有些基础电信运营商曾经推出过回拨业务,例如网通的白领秘书卡(灵动卡)、电信的家家通卡(贝贝通卡)、铁通的随意通卡。但是2007年,原信息产业部特意发布过《关于现阶段暂不允许开展电话回拨业务的通知》(信部电函〔2007〕86号)文件,明令禁止运营商开展回拨业务,所以,回拨业务开始转由民营企业私下非法运营,这其中就有一些不法分子则收了钱就跑,根本不提供服务,而消费者也很难挽回损失。”

  链接:

  2009年4月1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始实施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对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批、使用,经营行为的规范,经营许可证的变更和注销,经营许可的监督检查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进一步加强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申请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 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的公司,并且公司的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51%。

  (二)有业务发展研究报告和组网技术方案。

  (三)有与从事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地、设施及相应的资源。

  (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信誉或者能力。

  (六)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在全国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

  (七)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八)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