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网瘾学校光环下的真相 教师助学生吸毒(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南昌网瘾学校光环下的真相 教师助学生吸毒(2)
2009年11月24日 14: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经常挨打的学生:学校“A东西”成风

  今年7月,家住北京的蔡先生从网上得知这所号称“中国青少年戒网瘾中心”的学校后,不顾妻子的反对,把17岁儿子送到这所学校,因为儿子“不读书,只喜欢玩电脑”。

  交清两万多元的费用,学校告诉他,3个月内不能来看孩子。

  3个月一过,蔡先生满怀信心与希望去南昌看望儿子。然而眼前的儿子,却让他痛心不已。儿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爸爸,我老挨打,但不能说。”直到一家人离开南昌回到北京后,儿子才把“学校的真实情况”告诉了父母。

  “刚进去的一个月里,几乎天天挨打。进去的第一天,(他们)就让5个老生打我,教官也不管。还把我带去的洗发水、衣服、鞋子等生活用品全A走了。”蔡先生的儿子告诉记者,这学校可黑了,有些教官特别“垃圾”,最喜欢A学生的东西(注:“A东西”为该校学生内部用语,指有些老师随意、无理由、强行拿走学生的物品)。

  “有一天,让我们从早上8:30蹲到11:00,此后一周里我的双腿都黑肿黑肿的。在闵教官班里,经常挨揍,学生也经常打群架,3个月里我见过两回,一个把锁骨打折了,一个头被打破了,缝了40多针,两个学生手都断了。学校事后却告诉家长,伤是学生爬楼梯摔的,这太恐怖了!”

  “这学校可会作秀了,一来家长、领导就让我们列队欢迎,然后摆样子让我们站军姿、训练给他们看。”

  “还好,第二个月我孩子转到别的班去了,那个班的朱教官就不打人。不然的话,孩子不知道要受多少苦!”蔡先生说,儿子后两个月的“幸运处境”多少给他带来些安慰。

  家长:孩子回到家还是想上网

  与蔡先生一样情况的家长还有不少。

  11月1日,近20名学生家长分别来自新疆、北京、天津、四川等地,来看望他们在这里接受“借鉴美国西点军校教育模式”培训的孩子。

  当初从中央电视台少儿栏目中获知该校的一位新疆家长,则显得很忧郁。在校门口一下车,他看到自己的孩子站在整齐的欢迎队列中,竟掏出手帕哭了起来。

  天津的一位家长,又是失望又是后悔,感觉“被他们骗了”,她告诉记者说:“学校根本没有他们宣传的那样好。”她还说,她的孩子瘦了20多斤,每天没有水果吃,还患了皮肤病。

  对此,学校常务副校长何光照解释:“孩子瘦是正常的,不瘦的话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这里哪能跟他家里比,但我们每周有3次的水果发放。北方人来南方多少有点水土不服,过阵子习惯了就会好。”

  来自武汉、四川的两位家长,则把孩子都接了回去,他们都交了半年的学费,但都未满期。之后不久,这两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都没有多大变化,回到家里还是想上网。

  何副校长说,这里只是传统正规教育的补充,这些孩子坏习惯根源在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但家庭教育是最主要的。我们以前毕业的学生也出现过“反弹”的,这说明孩子变了,家长没变,也是不行的。

  学校的宣传册页上,这样写着:据统计,从南昌阳光我能行教育训练学校已毕业的近500名曾经顽劣的学员中,有效转化率达到了99.6%。

  今年11月1日,学校聘请原天安门国旗班班长张燕辉作为学校军事总教官,还为此轰轰烈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张燕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学校以前发生的事情,他不是很清楚,但他来了以后,要全面整改,对教官实施培训,请记者拭目以待。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