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竞逐互联网电视 颠覆彩电产业发展模式(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国产品牌竞逐互联网电视 颠覆彩电产业发展模式(2)
2010年01月20日 14:0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百亿市场的庞大盛宴

  随着相关部门对互联网电视限制的不断放松,互联网电视成为国内彩电企业“群雄逐鹿”的主战场。

  2009年3月份,TCL推出了MiTV互联网电视,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高速下载“高清大片”等影音视频,并且支持“边看电视边下载”、“待机下载”。

  长虹除了巩固现有的下游电视机硬件销售市场外,还布局了产业链上游的内容源,联合腾讯、新浪等合作伙伴打造“乐教”平台,用户只需购买其专门的互联网电视即可免费从该网站下载包括娱乐、影视、教育、生活百科、健康等方面的节目内容。

  创维则直接移植ipod的商业模式,投入资金为酷开电视打造了丰富的内容资源平台,也在各大中心城市建立电影加油站供用户免费拷贝电影。

  早在2007年就推出了流媒体电视概念的海尔却采用模卡设计,针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推出相应的不同模卡。

  经过这些知名彩电厂商对市场的耕耘,2009年以来,互联网电视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像TCL、创维等企业的互联网电视销量已占其总销量的30%左右;从整个市场来看,互联网电视的销量占整体平板电视销量的15%至20%;2009年我国平板电视的销量大约为2100万台,国内互联网电视的销量将达到300万至400万台;按照每台互联网电视5000元计算,今年互联网电视的规模将达200亿元。而专业调查公司奥维咨询预测,2010年互联网电视的增速将超过50%,这意味着互联网电视明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

  此外,来自全球范围的相关数据和预测同样显示出互联网电视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iSuppli发布的最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电视市场到2013年将增长6倍,由2009年的1470万台增加到8760万台。其他相关统计数据则预测,欧洲市场预计2011年用户数量将增加至7260万台,互联网电视的年复合增长率达40%。这无疑是一个足以吸引任何彩电巨头的庞大市场。

  颠覆彩电产业发展模式

  最近五年来,消费电子产业一个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4C融合,整个产业表现出以4C融合为导向,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这种融合不仅表现在硬件形态上的互相嫁接,更体现在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相互融合、产品硬件和内容的结合和软硬件产业链与内容提供的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整合上。

  这个趋势投射到彩电行业,就表现为彩电与PC、多媒体娱乐终端和其他电子产品之间在产品形态上的相互拷贝、相互同化、相互融合;在使用方式上互相借鉴与无边界化。这个趋势的发生和发展,必然推动彩电行业在不同阶段的产品与技术创新。互联网电视,正是这一轮新的4C融合趋势在最新发展阶段所催生和缔结出的一个硕果。

  事实上,业界对互联网电视的出现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互联网电视时代来临,这是近20年来比CRT向平板转移还要大的一次变革。”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首席分析师詹姆斯·迈克奎维今年3月份在一篇题为《Connected TV年》的报告中称,业界正在爆发“一场规模不大但意义深远的革命”;而Google全球副总裁文特·瑟夫由认为,“人们很快将迎来互联网电视时代,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电视会走入人们的生活。”

  不过有意思的是,相对于国产品牌的踊跃,外资品牌却表现出少有的“冷静”。有专家认为,这一方面缘于跨国公司还未完全从金融风暴的创伤中恢复过来,不得不大面积地萎缩产能和市场以度“寒冬”,特别是新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的衰退,带来的结果是新的市场“蛋糕”的丢失;另一方面则是外资品牌难以抛开其长时间以来的硬件技术升级路线。

  这对于中国彩电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与外资品牌不同,以长虹、海尔、康佳、TCL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掀起一场以“技术加内容,硬件配软件”的互联网电视革命,而下一代彩电的发展方向之争,其核心正是涉及对未来全球彩电市场格局的新一轮划分和定位。

  多年来,在市场话语权的较量中,国内企业向来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被外资巨头牵着鼻子走的尴尬。眼下,中国企业发起的这轮以互联网电视为突破口的新发展路线,将可能提升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地位。

  模拟电视时代成就了索尼,并带动了一批日本电子企业;数字电视时代,三星和LG则抓住了机遇,带动韩国的消费电子产业迅速崛起;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样给中国的彩电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中国企业成长为全球品牌,创造了可能。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