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打假人物交锋网络假货 矛头指向淘宝(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两大打假人物交锋网络假货 矛头指向淘宝(图)
2010年03月15日 08:32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我认为王海所处的历史时期是商品经济时代的打假选择,知假买假的打假方式造就了这样一个人物,但王海时代已经过去了。”  

    人物:黄相如(网络打假团创始人)

  档案:资深的互联网络人士。2009年4月19日,黄相如八匹马传媒网联合20家互联网企业自发组成了“反庐舍联盟”。2009年11月1日他又在上海正式宣布成立“网络打假团”。

  前传2009年11月1日,“网络打假团”宣布成立,发起人就是黄相如,对于自己精心设计的“网络打假团”将产生的影响,黄相如十分自信:“这一定能带动全民网络打假热潮。只有形成这样的热潮,才能在现阶段遏制住网络假货蔓延的趋势。”

  “我是在炒作,用炒作推动打假”

  新京报:什么原因促使你成立网络打假组织?

  黄相如:网络营销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我们在长期跟企业接触中,发现很多企业并没有做,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心声,就是觉得网络上假货太多了,网络假货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新京报:可有人说你这是在炒作。

  黄相如:一直以来我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我是在帮别人炒作,用炒作来推动为民打假。

  新京报:打假团成立几个月来,打假成绩如何?

  黄相如:我们真正打假是从今年1月份开始的,到现在已接到了7000多个投诉,涉及400多个品牌。近期还打算组织曾在网上买到假货的消费者组成买家团,由打假团来跟淘宝进行“团赔”,并尝试在网上展开“钓鱼”打假。

  “解决了淘宝就解决一大半假货问题”

  新京报:你目前主要的打假都指向了淘宝网。

  黄相如:我本人跟淘宝没有仇。但淘宝作为亚洲最大的网购平台,市场份额占了一半,网上充斥着假货,如果解决了它,就解决了一大半的假货问题。在我们接到的7000多件投诉中,几乎都是对淘宝网店的投诉。

  新京报:网购平台是否对你们的行动予以配合?

  黄相如:我们先后两次向淘宝发函,第一次是告知在淘宝上发现了2010家疑似网店,希望核查关掉这些网店,但淘宝未予理睬。第二次受皮尔卡丹委托发函,淘宝给了回复,但很格式化。

  新京报:被打假的对象对你们是什么态度?

  黄相如:我没有正面接触过,但已接到过两次恐吓电话了,要给我厉害看看,说明打假触及他们的利益了。

  “网络打假需要一些创新方式”

  新京报:你对王海进行的网络打假方式赞同吗?

  黄相如:现在处于网络时代,不懂互联网,在网络下打假就不会有很大成果,他必须有实际经验。王海举报淘宝时,我记得里面有一条是要追究淘宝的责任,淘宝还建议王海了解一下网购程序。网购不像去商场买东西,在眼下电子商务还没有立法的情况下,不能套用现有法律去打假。

  新京报:你们的打假有什么不同?活动经费来自哪里?

  黄相如:网络打假需要有一些创新的方式,比如现有法律是要求谁主张谁举证,我们的探索是要卖家来证明商品是否为正品,再找相关依据。

  我们打假是公益的,对消费者不收任何费用,采用企业授权委托打假,经费也来自企业。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廖爱玲

  消费维权期中测验

  答卷人黄相如班级网络打假团总分

  问答题

  一、你认为现在国内打假现状如何?打假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答:我把现状称之为“礼节性打假”和“短信祝福式打假”,难以触及根本。比较棘手的是,企业不愿打假、网购平台不打假,同时还存在着网购潜规则。

  二、你感觉政府打假的力度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

  答:我认为在如今这种环境下,国务院成立专门的网络打假办公室是有必要的。同时,由于企业对打击网络假货的消极,使得卖假者肆无忌惮,建议出台政策重罚不打假企业,奖励积极打假的企业。

  三、民间打假最需要得到政府什么样的支持?

  答:希望尽快推动电子商务的立法,并有一个主管部门来主导。我的打假团最初是想成立社团的,但没有确切的主管部门,导致找不到一个明确的上级单位。

  四、你对消费者网上购物有什么忠告?

  答:我的忠告估计听起来很“雷人”,一是不要买不打假的品牌,二是不要到不打假的网络平台购物,三是尽可能保留购买记录和证据。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