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因假货“受伤” 斩灰色利益链不可一关了之(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淘宝因假货“受伤” 斩灰色利益链不可一关了之(2)
2010年03月19日 14:54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关闭网购平台难断灰色利益链

  网购数量与规模与日俱增,伴随着层出不穷并且日趋“高科技”的网购陷阱,受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日前淘宝网的一番声明,更让我们看到了网购背后的灰色利益链的危害。

  首先,网店信用炒作络绎不绝。某一项调查显示,75%的网民在进行网上交易时,最看重商家的资质和诚信,如何规范卖家、保证网购商品质量,无疑是网购企业的首要任务。

  其次,“秒杀”手段虚张声势。伴随“秒杀”产生的,是卖家作弊、买家使用“秒杀器”等等。尽管主办方一再强调,“秒杀”全程都是公平、公正的,但是仍有不少声音质疑称幸运者是内定,主办方操控过程等。而且,不少网友渐渐发现这种网络购物其实暗含许多猫腻,有些网友“秒杀”来的物品是旧货、过季货。尽管商品非常便宜,但质量低劣。

  再次,“职业差评师”让人着实堪忧。随着网购利润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以敲诈勒索或击垮对手为目的的差评师粉墨登场。当前很多恶意买家兼职做起了职业差评师,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索要网店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这种职业差评师在网购市场上大量出现,对网络商家乃至整个虚拟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针对目前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表示,网购是大势所趋,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存在问题在所难免,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去盲目否认,找到问题的症结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才是正道。

  因此,要清理整顿网络交易的鱼目混珠现象,不能一味地靠“堵”,甚至严封了网络交易的大门。

  构建电子商务良性产业链需多管齐下

  “2010年是淘宝的消费者保障年。”淘宝网CEO兼总裁陆兆禧表示,“‘客户’和‘服务’将成为淘宝今年的两大关键词,要彻底斩断灰色利益链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目前来说,电子商务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地方,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主管单位不明确。由于开网店的网络经营者经营地点比较隐蔽,许多网店并不处于工商等部门的监管之下,导致不少消费者在网购中遭遇虚假广告和假冒伪劣产品,难以有效维权。

  因此,网购维权,从根本上说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强立法和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安踏总裁丁世忠呼吁尽快出台网络购物相关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购物的健康发展。同时,他还希望能够建立明确的管理机构,对网络购物行为进行监管,让消费者在网购时更有保障。

  必须明确的是,立法并不代表一味严惩,规范网络交易双方的行为以及交易条例和售后保障细则等显得更为重要。行业龙头企业应积极制定行业标准,起到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共创健康的网络购物环境。   -本报记者 梁小云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