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阅读器:在没有界限中划分界限(3)——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电子阅读器:在没有界限中划分界限(3)
2010年03月24日 08:5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硬件制造商

  (如汉王、方正、易狄欧、华为)

  ●软件提供商

  (如金蝉软件)

  ●原材料提供商

  (如提供电子墨水的元太、Sipix)

  ●内容提供商

  (包括传统出版社、以及盛大文学、中文在线等整合提供商)

  ●版权专业化 内容的增值之路

  调查显示,很多读者希望电子阅读器中藏书量最低可以达到五万本、甚至希望有几十万本。卓望信息执行总裁郑朝晖就表示,“单纯的山寨硬件没有意义,未来电子书竞争的关键在于服务与内容。而如此庞大的内容需求也为电子书的制造商提出了挑战。

  “我们是有意要与版权拉开距离。”汉王科技董事长助理张磊对本报记者如是说,“因为硬件厂商有时从中间商那里采购内容,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有版权,而一涉及到版权问题,就比较有风险。”因此,汉王采取是与盛大文学与中文在线合作内容的做法。

  “实际上,电子阅读器内容确权是一件十分专业化的事情。”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文在线在内容版权确认方面有一支专门的法律队伍,这支队伍同时也在做帮中移动手机阅读基地进行版权确认的工作。“比如《著作权法》中规定了17项著作权,而电子阅读器中的版权就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我们内容提供商在审核的时候,就比如确保对方有的是这项权力,同时,如果是预置到电子阅读器中的内容,又不能算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范畴。”

  “作家授权也有专有授权和非专有授权之分。”--面对专业性较强的内容版权问题,象汉王一样采取外包分工的做法,也许是明智之举。而据童之磊介绍,目前中文在线每年可提供7万多种电子图书,占每年出版图书(纸制)市场的30%-50%,大众图书(纸制)市场的70%。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众对内容的需求、以及版权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内容产业也将会像视频领域一样,走一条内容价值不断飙升的道路,“过去内容在十年间翻了十倍,未来也有可能继续增值两到三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人肉打字机”活跃、电子书侵权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整肃盗版问题,才能为产业健康发展、内容真正回归价值创造有利条件,而这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监管作用。

  ●服务提供商

  (包括电信运营商、卓望)

  ●管理主体缺位

  电子书是否将走牌照之路?

  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看来,“目前,电子书管理上缺乏明确管理主体,也没有管理法规,相关标准也比较滞后。结果是电子书谁都可以出,电子书内容出现错误没人管理。因此我们也呼吁、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建立电子阅读器管理机制,规范市场。”

  而在明确管理主体之后,电子阅读器是否将像手机、或者视频行业一样,走上牌照管理之路?对此,业内人士至今尚存有异议,不过近期国金证券的一份报告就表示,“电子阅读器运营牌照管理势在必行。”

  不过对大多数正规厂家来说,尽管像VCD早期“超强纠错”一样,不少硬件厂商都对用户的“看盗版内容”的行为在设置上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但是,他们之中大多数还是希望政府对电子阅读器的内容进行版权保护,并进行相应立法,这一方面可以在山寨厂商面前设立“内容”的门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他们目前“想对内容收费又不敢”的商业模式之惑。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李宽宽 实习生 尹卉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