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提速产业发展 商业瓶颈待破题(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互联网电视提速产业发展 商业瓶颈待破题(2)
2010年04月07日 10:23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问题一

  产业布局残缺不全

  近10年来用户已经对PC和电视机形成相对稳定的使用习惯,除非具备更富特色的内容服务,否则互联网电视很难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尽管互联网电视作为三网融合的重要一环,不仅给彩电厂商、运营商带来了不少商机,还将给消费者带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体验,但是,互联网电视产业链布局的残缺不全却让不少业界人士为之担忧。

  有彩电厂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相比起普通的平板电视,互联网电视的价格会高出1000元~2000元,一旦互联网电视在市场上能够形成气候,那么,它所创造的增值服务和市场利润将会相当可观。

  银河证券家电行业分析师朱力军表示,目前整个互联网电视才刚刚开始发展起来,由于在盈利模式、管理、运行以及架构的搭建等方面颇具优势,短时间内国内彩电巨头仍会成为互联网电视市场参与的主体。然而,目前国内拥有自主内容平台和节目资源的彩电企业却屈指可数,而且受带宽等因素的限制,互联网电视在短时间也难以实现与高清电视相似的画面播放效果,使得互联网电视的推广并不顺畅。

  就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除了互联网电视的硬件条件外,互联网电视产业所急需的还是互联网电视所能传递出的内容,也就是尽快完善互联网电视的产业链布局。“虽然目前已有三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发放,但是由于近10年来用户已经对PC和电视机形成相对稳定的使用习惯,除非具备更富特色的内容服务,否则互联网电视很难赢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于明则担忧,CNTV、上海文广和华数传媒目前为合法的内容提供方,但这些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则不利于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即影视公司将会和有牌照的公司在版权方面的合作,而有牌照的公司也将会把内容推送给电视厂商,有牌照的公司中间起到了版权中介,牌照就会成为坐地生财的金矿。

  ◆问题二

  商业运营模式需突破

  从技术层面来讲,运营商与电视厂商的融合已经几乎没有难度, 但在收费模式方面目前还未能真正找到一个突破。

  毫无疑问,互联网电视给各大彩电厂商所带来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由于目前互联网视听内容的冲击,国内彩电厂商不得不向互联网领域渗透;另一方面,在非平板电视产品利润日渐摊薄的今天,增添电视附加功能无疑能够腾出更大的利润空间。

  “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发放意味着互联网内容进入电视平台的通道正逐步畅通。”于明告诉记者,首批三张互联网电视牌照获批与三网融合的背景有很大关系,伴随着互联网牌照的发放,三网融合将会加速。

  “不过,就目前看来,国内几大彩电厂商的选择余地并不多。”于明直指,目前国内彩电能够选择的余地不多。不仅如此,令各大运营商和彩电厂商感到困惑的还有互联网电视的收费模式。

  “从技术层面来讲,运营商与电视厂商的融合已经几乎没有难度,但在收费模式方面目前还未能真正找到一个突破口。”陆刃波表示,他建言,对于合作双方来讲,不妨也可以参考视频网站的运营模式,即广告商收费为主的模式。

  励怡青则表示,目前华数传媒与TCL双方的合作方式主要以内容打包为主,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可能会采取包月或单点收费的模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