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或入十二五规划 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3D或入十二五规划 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2)
2010年04月30日 09: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D或入十二五规划 带动产业链整体提升

  尽管市场的成熟还需要时间,但政策层面已经开始关注3D的发展。据知情人士透露,科技部已经将3D列入十二五重大战略新兴产业。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也对记者证实了这一可能性,但具体细节仍有待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后方能知晓。

  另一方面,工信部、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等也在积极推进3D产业标准制定。据有关媒体披露,国家广电总局某高层就明确表示,今年中国将在部分地区试验播出3D电视节目,广电总局正在研究制定3D电视的产业链标准,技术基础已经基本成型。

  正如格兰研究的韩凌所说:“3D和高清一样,都将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业内人士指出,在产业链上,同时具备终端及数字电视相关软件研发优势的家电厂商、数字电视设备制造商及3D等多媒体内容供应商,都将受到拉动。

  如今,产业链上的彩电终端已率先反应。调研机构DisplaySearch预计2010年全球3D立体电视会增至120万台左右,2013年增至1560万台,到2018年全球3D立体电视的出货量可望达到6400万台。届时,3D电视将成为家电领域最大的收入来源,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170亿美元。

  但其中中国家电企业能占多少份额,目前并不乐观。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全球的3D显示技术和标准并不统一,抢先制定行业标准的企业将拥有最大的话语权,后续跟进的企业将不得不向他们缴纳高额专利费,并为达到相关标准而承担相应的成本。如今,日韩及欧美企业已经组建了相关联盟,中国企业如不能掌握自主话语权将十分不利。“这就好比3G中的国产TD-CDMA标准,国家希望借此能将自主研发的深度和水平带动起来,以便充分发挥本土企业的技术专利。”

  而3D产业链的成熟除了要靠终端厂商之外,还需要电信及广电运营商、芯片商以及内容供应商的共同努力。阳丹告诉记者,在3D电视的生产中,软件所占的分量正越来越重,涉及到3D内容的传输、接收、编解码等方方面面。长虹也将根据3D技术方案的确定进行相应的布局,增加软件方面的投入。

  而海信、TCL也在尝试自我开发部分芯片,以摆脱3D影像处理芯片主要从日韩和欧洲进口的格局。国都证券家电分析师王京乐告诉记者,拥有自主技术配套和研发能力的TCL、海信和长虹在此轮3D电视竞争中将更有优势。

  而另一方面,3D内容产业则面临更大的发展契机。据海信内部人士透露,如今3D电视的最大障碍还是节目源。以海信为例,目前的节目主要来自于四方面:一是3D电视广播信号,二是3D蓝光播放,此外还有网络、移动硬盘等媒体播放以及个人3D拍摄。尽管节目来源不同,但具体到内容生产环节,据格兰研究的韩凌介绍,除了个别电影公司的零星尝试外,电视台更多是靠有限的储备来应付,大规模的提供内容还很困难。

  有资深传媒产业分析师提出,内容才是王道。由于3D内容制作的技术复杂且成本较高,国内3D影片的数量在电影产业中还不足1%,而大多数电视台也属于整合片库的筹备阶段。这就为华谊兄弟、中视传媒等内容供应商创造了机会。据悉,华谊兄弟已经开始筹划3D动画电影《老夫子》的拍摄。

  以技术推应用 敲开三网融合之门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广3D产品时,TCL、海信等彩电企业都将3D与互联网电视功能捆绑在了一起。TCL内部人士认为,3D只有与“互联网应用技术”结合之后,才能焕发出真正的魅力。而海信相关负责人则表示,3D电视还不仅限于浏览网页等传统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更应抓住三网融合的契机,发展视频聊天等多种网络多媒体功能,并与数字电视和互动业务等结合起来。

  这样一来,电视就摆脱了仅仅作为接收和播放终端的被动地位,通过独特的显示技术优势,而得以主动对接传输通路及内容供应商,从而在三网融合中取得自己的话语权。

  而在应用上,无论是依托广电网、电信网还是互联网,只要通过稳定高速的传输网络、并在海量网络资源中迅速搜索到合适的3D内容,就能够通过电视终端来接收和播出。

  这种技术与应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众家电企业在相关政策未明朗之时,率先敲开了三网融合之门。正如中国电子视像协会副秘书长郝亚斌所言,三网融合真正惠及普通消费者,如今还是在家电方面的表现最明显。

  尽管业内人士认为,3D电视受制于节目源、用户的接受度等要素,也许市场效果要等待2到3年才会体现。也有可能3D显示技术的生命周期太短,马上又会被4D替代。但目前家电厂商的热情显然已经超越了预期。希望借助政策东风和技术研发的大力投入,中国的家电制造商们能够在三网融合的浪潮中找准并且守稳自己的一席之地。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