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呼声:得先让正规诊所进来 再来查封黑诊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民工呼声:得先让正规诊所进来 再来查封黑诊所
2009年12月16日 14:51 来源:安徽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近一个月来,记者在合肥滨湖新区跟踪采访工地“黑诊所”问题,感受最深的是民工对规范、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

  11月20日,滨湖新区方兴大道滨湖家园东边,有个所谓“诊所”。诊所很是简陋,约10个人正在吊水。短短5分钟,来了5拨人。记者纳闷,生意咋这么好?一对谢姓母女道出其中奥秘:女儿摔伤腿,在某医院拍片花90多元,开了80多元药,后来又叫拍片,不胜其烦之下来到这里。“这里态度好,量个血压不会收钱。得了大病,再去医院不迟。 ”

  出诊所往西走100米远,就是烟墩街道医疗服务中心。几间诊室,挤满了人。民工小刘匆匆而来,只望一眼就匆匆而去。记者忙拦住他问。他脚不沾地,边走边答:“这儿人太多了。咱还得上工呢。 ”

  滨湖新区人口5万以上,农民工就有近1万人。市里新建成的滨湖医院属三甲医院。或因其收费高,手续多;或因离工地远,农民工很少光顾。按市里规定,每个乡镇或街道均应配备医疗服务中心。烟墩、义城2个镇刚“撤镇建街”,仅烟墩原来的医疗服务机构及时转变为医疗中心,义城还未变过来。民工聚集的南京路一带,离烟墩中心地带2公里,无公交,“打的”也很难。于是,所谓“诊所”便应运而生,原来有8个,现在有4个,其中1个是原乡里医生开的,2个随建筑公司流动。

  12月1日11时许,南京路与广西路交叉口处“农民工之家”。近10栋双层活动板屋里,住着在世纪城小区施工的农民工。大雾刚散,工棚屋前,挂着一溜一溜刚洗的衣衫。收工的民工越来越多。来自亳州的王彬告诉记者:“最近一阵子,感冒挺多的。这里有诊所。咱民工看病只能来这……”来到王彬所说的诊所,门口有2块招牌,一块“牛肉粉丝”,一块“清创、缝合”。小店才10个平方米。店主是个阜阳女子,30岁上下,看见记者,忙掏出医师证。

  在几个工地,记者四处打听:在这流感流行季节,哪家施工单位能请医院派人来看看病、送点药?目前尚无答案。

  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滨湖新区目前属包河区,今年以来,该区卫生监督部门共查处无证行医934户次。每次查处,“黑诊所”只是挪了个地方。 “它们在民工中挺有市场!在工人村查处时,有个民工一听查封,顿时急了,担心以后没地方看病。还有一次,一位民工直嚷,你们得先让正规诊所进来,再来查封‘黑诊所’。

  一边是民工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迫切需求,一边是规范的医疗机构的缺位。记者认为,不能出示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证书》的“黑诊所”,潜伏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巨大风险,农民工因为贪图方便、便宜就到非法诊所的做法不可取。而有关部门在加强对“黑诊所”打击力度的同时,更应该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正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让大医院与医疗中心组织一些小分队,为工地送医送药,消灭公共卫生服务的“死角”,让辛劳在“大建设”工地上的民工们的健康得到有效保障。(沈荟 徐旻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