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年末想“薪事” 拿“李嘉欣”当道具最雷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职场人年末想“薪事” 拿“李嘉欣”当道具最雷人
2009年12月18日 10:55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转眼就到了年底,不少职场人士也因“薪事”有了“心事”。看着不断上涨的菜价,看着手上不减的工作压力,不让每月薪水上浮个一二十个百分点还真有碍生活质量;可转念一想,经济危机还没结束,控制成本还是公司关键词,这个关头提加薪,未免有点“胆儿肥”。加薪那点事,想在心头口难开。

  “你想要啊?你想要就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大话西游》里唐僧的经典台词倒是说明了职场人主动和老板谈加薪的必要性,尤其是公司加薪制度并不明确时,谈,至少还有一线希望。

  职场交锋:

  加薪这事,一头热肯定不行。你情我愿的固然美好,可大多数时候还是一场拉锯战,加薪不成,员工低潮,主管其实也很头疼。在没有加薪预算时,下属、上司这对甲方、乙方如何各怀心思,本报也搜集了样本。

  甲方:职员 哭着穷旁敲侧击

  讲述人:李先生 职位:下关区某IT公司职员

  有小道消息说,今年加薪又无望。消息传出的那两天,大伙的工作积极性骤降。累死累活地又干了一年,眼巴巴地等着加薪,盼来的却是“No Way”。要是还能像没事人似的高高兴兴上班,难度也太大了点。

  在家想来想去,薪水数字已经两年没动,今年各项任务都没落下,班也加了不少,照理来说加薪不是无理取闹。自己又是个“熟手”,估计公司也舍不得让我走,谈薪水也有点资本。上次部门几个人聚餐,我逮着机会狠狠哭穷了一下,也不知道主管听懂没有,到现在还没表示。这两天脑袋里全思量着这事,该忍了?该明说?该以走相逼?哎,再考虑考虑。

  乙方:公司 没“真金”人情来补

  讲述人:华声 职位:南京一公司部门主管

  记得2007年时,CPI涨得厉害,我们这个边缘部门的员工感受更为深刻。老板说加薪与CPI涨幅无关,要加薪就拿出业绩来。于是定计划,想点子,发誓无论如何不能再处于什么都涨、工资不涨的艰难境地。谁想到,千算万算没算到危机。今年老板说大家仍要“共体时艰”,希望我能用非现金激励手段来鼓舞团队,临了还说了句,这是向500强企业看齐,现在大公司都是用这样的手段。

  我知道在员工看来,任何激励都不如“真金白银”来得实在,没有“真金白银”,我把重点摆在了笼络人心上。有时候员工留在公司,最主要是舍不得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所以我的策略如下:一是适当放宽作息时间,比如前一天晚上加班,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晚点到,显得有人情味一点;二是增加和下属的非正式沟通机会,下班小聚一下,有空还能聊聊天,目的很简单,和大家交交底,说说心里话,了解工作以外大家的想法,也给下属发泄的机会。

  网上“偏方”:最雷人拿港姐当道具

  年底怎样和上司提“薪事”?在网上求助的不少,答案更是多种多样。风水派的从办公室列出指导意见,星座派的深度剖析了十二星座的老板。网友的意见更是五花八门。不过,评最有才的偏方,除了拿港姐李嘉欣当道具还真找不到第二条。如果说“信春哥,不挂科”流行得还有点无厘头,“拜嘉欣”渊源其实来自于一条职场幽默,笑话流传得广了,不少提问帖下都有网友给出类似建议,并衍生出了不同版本。照本宣科的建议,是在办公室挂李嘉欣海报,桌上放李嘉欣照片,常念“我爱嘉欣”以暗示老板“加薪”;复古的要照片、香炉外加三支香烟做足全套;跟得上时代的把桌面、msn头像换成这位港姐,如果恰巧你的上司也听过这则笑话,那用意也就传达到了。

  专家建议:想加薪不妨慢一拍、转个弯

  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友人,敢对老板提加薪的人数寥寥,堪称“勇士”。不过对“勇士”来说,谋略也不可少,要不然一不小心成了“烈士”就不划算了。该怎么和上司“促膝谈薪”?尽信网友偏方恐怕凶多吉少,51job网站职场专家建议不妨慢一拍,有时还要转个弯。

  慢一拍:加薪的想法在脑子里转啊转,再不说出来快受不了了,我现在就要去敲老板的门!——停!先问下自己,都准备好了吗?在和上司开口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不要总是提自己的想法,公司情况也要考虑清楚,摸准胜算,别和公司的大政方针起冲突;另外“证据”也要准备充分,业绩能用数据展示最好,不能量化的成绩也应准备好说辞。

  转个弯:要加薪,业绩是一个硬道理,但也不是全部,巧用职场人情也能让加薪走上“高速通道”。作为普通员工的大部分人,也许不会有经常直接和老板打交道的机会,但老板身边总有比较亲近的人。如果恰好和这类人关系较好,请他们转达加薪要求效果可能更好。当然这也得把握“度”,即能替你传话的人一定是了解你、理解你、同情你的人,这样他在传话的过程中就能把话说得婉转些、圆满些。即使加薪要求遭到拒绝,面子上也不至于太尴尬,因为你毕竟没和老板“正面交锋”。(王娴 杨彦)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