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国界疫情需跨国应对 人类抗争传染病无穷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无国界疫情需跨国应对 人类抗争传染病无穷期
2009年06月08日 14:44 来源:半月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突如其来的非典、几度肆虐的禽流感、悄然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短短几年来人们充分见识了重大疫情的威胁。特别是这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令人吃惊。

  回首历史上疾病给人类带来的重创,以及今天人类与疾病的“斗智斗勇”,我们不难发现:在重大疫病面前,人类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总能化险为夷,并取得最终胜利。

  病毒包围人类,还是人类围剿病毒?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疾病作斗争,而各种疾病中最容易让人产生恐慌的是大范围传染性疾病。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灾难性的疾病,然而最终都败下阵来,人类对病毒引发疾病的战绩包括:消灭了天花,战胜了鼠疫,降伏了麻风,攻克了白喉。特别是抗生素和疫苗的问世,使伤寒等多种传染病不再是不治之症。

  然而近30多年来的情况表明,一些早已被征服的传染病,重新向人类发起挑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例如被称为“痨病”的结核病,近十几年来发病人数不断上升,全球每年发病人数已超过800万;最近二三十年来,登革热、军团病、莱姆病和疯牛病等新发传染病接连不断地袭击人类,现在已知新发传染病就有近40种,而且今后还会有新的传染病发生。

  与老病相比,新病更难对付。新发传染病大都是病毒感染所致,而抗生素对诸如艾滋病等病毒性传染病基本无效,此其一;其二,病毒具有隐蔽性。比如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其病原体可能早在60年前就传给了人类;其三,病毒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以防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的攻击。这就是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尤其是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已使病毒更加狡猾善变。医学专家说,病毒变异的速度极快,并在变异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对已有药物的抗药性。研究显示,与实验室艾滋病毒相比,患者体内艾滋病毒的抗药能力最高已增加了10倍。人们熟知的流感病毒变异速度之快,甚至使流感疫苗的开发跟不上形势。

  旧病复发,新病增加,是天灾还是人祸?多数专家认为,近年来全球环境受到的种种破坏,乃是新老传染病频发的重要因素。

  全球气候变暖能激活病毒和病菌并导致蚊虫等传播媒介大量滋生。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说,传染病增多的真正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现已查明有50起传染病爆发同气温升高有关。乱砍滥伐森林,会迫使野生动物离开生存领地,将病原体直接或间接传给人类。野生动物本身就是个病毒库。人猎食或亲近野生动物,可直接受到病毒感染。据调查,新发传染病中有3/4与野生动物有关。此外水源污染会引发霍乱和疟疾。而经济全球化、人员流动频繁化、交通快捷化,都将会促成新老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自然界中的4000余种病毒,尚有95%不为人类所知;自然界大约100万种细菌中,人类只对其中的2000种做过定性。面对如此复杂的微生物世界,人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此,对任何病毒的暴发,我们都要加以高度重视,绝不可掉以轻心。1918年,源于西班牙的流感疫情初期比较温和,没有引起重视,结果在第二波袭来后,导致占全球大约20%~40%的人口染病,其中5000多万人死亡,这样的教训是极其惨痛的。

  无国界疫情需要跨国界应对

  此次甲型流感疫情,蔓延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局部的疫病都有可能演化成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没有哪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能确保自己置身事外。

  各国由于经济和科研水平不同,应对疫情的能力有别,所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各异,但是由于全球化时代发达便捷的交通又使得人员物资往来频繁而密集,任何一国防疫工作出现漏洞都可能影响到全球整体防控的效果。因此,对抗目前的流感疫情,也和抵御金融危机一样,不再是一国一地之事,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全球疫情亟须各国合力应对,其中包括疫情通报、联合救助、联合科研等,而最为紧要的是疫苗的联合研发。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其病毒迅速得到确诊,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国际科研合作的典范。如果曾遭禽流感肆虐的印度尼西亚等国不提供禽流感病毒样本,人们可能无法研制出有针对性的疫苗。倘若各制药公司研制出疫苗后大幅提升价格,那么全球都将遭殃。事实上,早在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就警告说,人类正处于传染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幸免,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高枕无忧。非典流行之前,该组织呼吁建立新发传染病全球性预防检测体系,足见国际性合作的重要性。

  总之,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手中的武器不是求神拜佛,而是科学方法以及全球合作再加上高度的警惕。对于今天的各类病毒和流行病,我们只要重视它,加强对它的研究,建立完整的监测体系,实行有效的防控措施,就一定能控制它的传播与流行,并最终战胜它。 (杨骏)

【编辑:朱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