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预约挂号推行俩月 通过预约看病者仅占一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北京预约挂号推行俩月 通过预约看病者仅占一成
2009年11月04日 12:26 来源:北京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本市三级医院全面推行预约挂号已经两个月,记者昨天从市卫生局了解到,9月1日至10月31日整整两个月时间里,全市49家三级医院预约挂号就诊584149人次,占实际就诊挂号的13.14%。也就是大约每八个患者中有一个是通过电话、网上、窗口预约的方式看上病的。

  产科复诊实现半数预约

  根据卫生局的最新统计,在电话预约、网上预约、医院窗口预约三种方式里,患者更偏重窗口预约,近一半人选择了这种方式。其中,窗口预约占46.44%,电话预约占23.64%,网络预约占3.27%,其它方式预约占26.65%。据记者了解,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不放心,觉得电话打不通,网上预约比较麻烦。

  此外,这两个月内,本市三级医院所有患者中,有5.99%的初诊患者通过预约挂的号,而复诊预约率为21.69%。其中产科复诊预约率51.23%,口腔科复诊预约率81.42%。也就是三级医院中,一半产妇的产前复查实现了预约。

  根据市卫生局要求,到今年第四季度,全市三级医院复诊挂号比例不低于40%,口腔科、产科复诊预约比例应达100%,出院病人门诊复查预约率要达到60%以上。本市距离这些目标还存在差距。

  社区预约率还比较低

  “我们将根据两个月的数据,以及今后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完善措施。”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介绍,目前社区转诊预约率还比较低。前两个月的数据显示,初诊预约占26.96%,复诊预约占67.49%,社区转诊占5.55%。

  据了解,安贞医院自本市推行预约挂号后的两周时间内,该院对口支援的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仅有22例患者通过社区转诊形式到医院就诊。中日友好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社区首诊及转诊制度的推广,卫生机构与广大市民双方尚处于磨合期,市民的认知度有待提高。

  邓小虹表示,明年将会针对社区转诊采取一些推动举措。

  还是只认专家号

  本市各医院投放的预约号源还是有很多没人挂,主要是普通号和一些普通专家号,多数患者仍是只约专家号。

  统计显示,预约就诊挂号中,普通号预约占38.48%,专家号预约占61.52%。邓小虹表示,预约挂号并不是要解决挂专家号难的问题,而是让大家通过预约不必扎堆早上排队挂号、候诊。她呼吁广大患者积极配合,改变就医习惯,小病到社区,大病通过社区预约大医院,或者到医院先挂普通号,如果确需专家问诊再通过医院预约,逐步习惯提前预约的就医模式。

  相关调查

  记者重访预约挂号 部分医院预约要先交钱办卡

  在预约挂号政策推出的首日,市卫生局就公布了全市49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电话号码。这些电话是否都能打得通?预约过程是否方便?带着疑问,记者利用两天时间,对全市49家三级医院的预约电话逐一进行了亲身体验。

  预约电话能否打通?

  在医院电话预约开放时间内,记者拨打了49家医院的预约电话,有3家医院预约电话占线;还有6家医院无人接听;一家医院提供的6个预约电话只打通了2个。此外,还有3家医院是中介机构代理医院提供预约服务。

  能否预约到自己想看的专家?

  上周五预约时间刚开始,记者以患者家长身份拨通北京儿童医院预约电话,预约呼吸科某位专家号,接线员告知这位专家是下周四出诊而且已约满,只能下周四以后再预约这位专家。随后,记者拨通同仁医院预约挂号电话约某位专家号,工作人员表示只能挂科室不能单独挂某位专家的号,比如可以挂眼科专家号,不能直接挂患者想要的某位专家号。记者尝试拨打了5家医院,只有整形外科医院能够顺利地挂上某位专家号。

  预约过程是否方便顺利?

  记者亲身体验后,感到比较不便的就是部分医院预约需要先办卡。

  记者拨通北京医院的预约挂号电话,一上来便是语音提示:“请输入10位诊疗卡号。”如果患者首次在这家医院使用电话预约挂号,没有诊疗卡便不能进行下一步的预约或咨询。49家医院中有16家医院需要患者提供在本医院的就诊卡卡号才能预约挂号。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宣武医院等12家医院办卡时并不用缴纳卡费也不用往卡里充值,患者电话预约挂号时提供就诊卡卡号以确认患者身份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预约挂号。

  北京电力医院等4家医院进行预约挂号时必须提前交钱,办理相关预约卡才能进行预约。这其中,朝阳医院东院区和北京肿瘤医院如果第一次预约是网上预约就可不办卡,等取号时补办,但如果电话预约则需要办卡。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相关人员表示,患者在预约之前需要在医院办理预约票,这种预约票一次一张,一张3元。(方芳 宋扬)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