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协委员建议精英医生“公务员化”——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江苏省政协委员建议精英医生“公务员化”
2010年01月27日 10:17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医生工资拿多少要看医德好不好,昨天本报(扬子晚报)关于镇江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报道在两会会场引起关注。不止一位委员质疑:“徐宝宝”事件难道只是个例?医生上班时间上网“偷菜”无视病人需求,“白衣天使”何以如此冷漠?众多委员不约而同地将“医德医风”改进的希望寄托在新医改上,不少委员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现状 最怕医生冷、硬、顶、推

  “看病难,不单是排队挂号等半天,比如我一个亲戚去年患胆囊炎,千方百计找熟人给医生送了些顶级茶叶,现在不给医生送东西,做手术不放心呀!”某省级机关公务员张先生的顾虑也许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省政协委员孙达华做了一些专项调研,结果发现,不少医疗机构都存在只注重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了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红包、回扣、以物代药以及乱收费等行为久禁不止。一些医务人员在对待病员态度上出现冷、硬、顶、推等现象。

  建议

  1、医生也应能进能出、能上能下

  省政协委员、南京市台联会会长蔡宪沙毫不客气地指出,医德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公立医院体制机制问题。“公立医院完全推向市场的运行机制直接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扭曲了医疗服务行为,增加患者负担。”他建议,逐步将公立医院收费规范为服务收费加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政府建立涵盖群众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医德医风等综合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实施财政补助。

  医生工作态度不积极,正是不合理的分配机制造成的。蔡宪沙希望不但政府应该对医院建立起与医德医风挂钩的考核机制,医院对医生也应该建立起以专业技术能力、业绩成果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绩效考核制度,合理引导和调动医院职工的积极性。“医院与企业一样,也应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真正灌输到每一位医疗人员心中,使病人切实感受到医务人员亲切态度。”

  2、最好政府把好医生“养”起来

  不过,作为医疗卫生业内人士,省政协委员、泰州市卫生局副局长黄立红对大众关于“医道败坏”等言论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事实上不是医生没有职业道德,从现实的角度说,医院也要生存,也要发展,它不是慈善机构。医生本身的待遇不高,政府如果不投入,那医院从哪里谋得利益?这钱只能从病人身上出!所以公立医院医疗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医疗人员的行为与利益是密切挂钩的,如果政府不能把这个链条切断,医改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老百姓还是会怨声载道。”

  黄立红提出的一条建议是,政府出钱将精英医生“养”起来,他表述为“精英医生公务员化”。“首先要将这笔账算清楚,政府究竟能养活多少人,就投入多少。将市场能够自主运作的部分与之分开,交给市场自己去调节。政府要做的就是养活一部分德艺双馨的精英人才,也就相当于公务员,然后让这部分人去解决老百姓的基本医疗问题。当他们本身的生存能够得到保障时,他们也就有条件去展示一个医生的职业道德,凭良心和职业操守去对待他们的工作。”

  3、医生太累了,超负荷运转难免不出错

  省政协委员、苏州市卫生局局长府采芹坦言:“无德不成医。作为一个医生就要有悬壶济世的品格。这是我们进医学院第一堂课上老师教给我们的。”她分析,客观上看,老百姓对医生的期望值很高,普遍希望医生道德非常高尚。可是忽略了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情绪化、身体不适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新一轮的医疗改革刚起步,很多细节还不明朗。但是,改来改去,有一点始终未能解决,就是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问题,超负荷的工作势必会造成一定疏漏的呀!”府采芹说,前段时间她去瑞士访问发现,瑞士的医生一天接待病人只有1到2个,“反观我们的医生护士呢?制服穿上了就没歇脚的功夫,司机疲劳驾驶尚且会出车祸,何况是技术要求极高的医务工作呢?一旦出了问题,千夫所指,医德立刻成为大众责问的焦点,我真诚希望我们的大众能够对医务人员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医改之路并不仅仅是某个行业某个团队的事情,需要社会大众共同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风气。” (赵柏恋茹 石小磊)

  民调

  医疗体制改革比教育医生更重要

  扬子微博议题:前不久的“徐宝宝”事件社会反响如此巨大,为什么?省政协委员孙达华说,这是因为大家都在问,医生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跑哪去了?今年两会,他的一份提案就叫《要加强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网友回复(节选)

  天边的夕阳:我是一名医学院学生,以后会成为一名医生,希望公众能够更理智地看待医生这个行业。

  风少ICEKING:我也是学医的!!!一定要当个好的!!!

  gregie:应该不仅仅是医生。整个社会都要提倡职业道德,规范意识。在责任缺失的时代,人的核心素质往往很重要。

  张耿:比医护人员更重要的是医疗体系的改革,还有政府的投入,公共投入不足是看病难、上学难和交通难的主要原因。

  青菜汤面:关键恐怕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医疗体制的问题。

  潜军事:医德这个标准很难评判,还得看每个人每天的情绪如何呢,没有人真正能做到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

  默默小雨:确实是要加强,但光靠教育很“形式”,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赵柏恋茹 石小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