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腹泻当心结肠癌 西式饮食是高致病因素——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经常腹泻当心结肠癌 西式饮食是高致病因素
2009年08月10日 16:23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7月29日,著名表演艺术家李丁因结肠癌而逝世,享年82岁。

  8月1日,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也因结肠癌而逝世,享年76岁。

  结肠癌发生率,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位居第一,在我国男性中位居第三、女性中位居第四。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结肠癌的机会增高,所以50岁以上的人要倍加注意。

  结肠癌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及年轻化的趋势,呈逐年上升,因此,追逐时尚生活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采访专家:

  江苏省人民医院原大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专家 吴文溪

  南京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博士 莫宝庆

  病因探秘:

  1、结肠为什么容易生癌

  这与其在体内的特殊位置和作用有关。

  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人类大肠的形态像一个大问号,依次可分为6个部分,即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大肠的末端,还有断“直肠”。

  大肠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被送入胃后,在胃液的作用下成为食糜,然后被送入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没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被送到大肠,形成大便,最后被排出体外,所以大肠是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的部位,残渣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可与大肠相互作用,产生损害。

  此外,大肠也是体内一些活性物质回收的地方,如用于消化脂肪的胆汁就在此产生“肝肠循环”,重新回到体内。大肠中还有许多细菌,对食物残渣、未及时进行肝肠循环的物质进行分解,产生有害物质。

  结肠肠黏膜上皮细胞极易受到这些致癌物质的刺激而变异,因此结肠癌变的发生率,要比小肠高上千倍!

  2、西式饮食是高致病因素

  (1)高脂饮食:

  有调查资料表明,以高热量、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非洲等膳食脂肪相对较低的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低。然而,日本人的膳食模式逐步西化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我国大城市居民膳食中的脂肪产热比例,由十几年前的25%猛增到今天的40%左右,这种变化的结果,使结肠癌发病率提高。专家认为这种差异,与各国脂肪和肉类摄入量有关。

  高脂肪饮食致大肠癌发病的机制为何?这要说到胆汁 酸。

  胆汁酸在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绝对是有功之臣,因为脂肪的消化吸收离不了它。但 “高浓度胆汁酸”可能是致癌的祸根之一。

  在肠道上段(小肠中),胆汁酸促进肠道对脂类物质的吸收;在肠道下段(大肠中)胆汁酸在肠内细菌作用下发生转化,并在肠黏膜被重新吸收。再吸收时,胆汁酸须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变为“初级胆酸”,方能被肠粘膜吸收。而那些没有被吸收的初级胆汁酸,如果在细菌的进一步作用下转变为“次级胆酸”,那就成了致癌或促癌物质了。因为次级胆酸可通过增强激活蛋白-1活性、诱导环氧合酶-2表达等途径影响肠黏膜细胞的增殖,诱发结肠癌。

  高脂饮食,大量的脂肪进入人体,刺激胆汁酸分泌的大量 增多。如果胆汁酸的浓度越高、数量越多,形成次胆汁酸等致癌物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说,“高浓度的胆汁酸”,很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临床发现,胆囊切除后,患结肠癌的几率有所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胆汁的“蓄水池”没有了,不管需不需要,胆汁酸总是源源不断地流向肠道,造成了“高浓度”的现象。

  (2)高动物蛋白

  研究发现牛肉消费量多的地区与大肠癌高发有关。如新西兰大肠癌死亡居世界之冠。调查发现新西兰牛肉的消费量特别大。研究表明含高动物蛋白脂肪的饮食中的氨基酸,经细菌分解后可产生致癌物质而致肠道肿瘤。但高动物蛋白与肠癌的确切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3)红肉

  红肉含饱和脂肪酸较多,流行病学资料证实饱和脂肪酸与大肠癌成正相关。现在比较提倡白肉,白肉是指禽类或鱼类的肉,它们含不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白肉”里面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与人体需要的氨基酸比较一致。

  (4)低纤维饮食

  现在人们的饮食越来越精细,食粗纤维食物的越来越少,这也是造成结肠癌发生的高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认为,摄入纤维降低人肠癌发病的机制可能为:膳食纤维能与胆汁酸结合,促使其排出体外,减少次级胆酸的形成。如果机体摄取的膳食纤维不足,则可使次级胆酸排出减少,从而诱发结肠癌。

  如果食物中纤维含量低,粪便排出变慢,使结肠局部范围内的有害物质浓度增高,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可产生更多的致癌物质,进一步加重了对结肠粘膜的损害,成为结肠癌的发病因素。

  3、不良生活习惯是重要因素

  (1)久坐不动是大敌

  久坐会使肠蠕动减弱,影响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此外需要排出的代谢物在肠内长时间滞留,从而诱发结肠癌。

  研究发现,工作时活动量大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比坐着办公的人低40%到50%。从事金融、行政等长久坐办公室工作的人群结肠癌的发病率,高于经常需要走动的职业人群2-3倍。研究还发现,与体力活动有关的大肠癌中,以结肠癌最为明显。  

  (2)肥胖是危险的标志

  研究证实,腰围每增加一英寸,患癌症的风险就增加了8倍,二者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最常见的结直肠癌等。

  肥胖的原因主要是身体脂肪过多,之所以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性,原因是肥胖“多吃少动”生活方式的结果。

  4.炎症是危险因素

  患有慢性结肠炎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由于肠黏膜的反复破坏和修复,可以发展为癌。单个的结肠腺瘤在增大过程中也有可能转变为癌。

  5.遗传基因带来危险

  人体DNA具有很精准的复制能力,且会自我校正,但还是有出错的时候,这时就需修补基因帮忙。如修补基因有问题,基因突变就会远远高出一般人。分析结果显示,一般人群罹患大肠癌的几率约3~5%,而DNA修补基因突变者,得大肠癌机会是80%,且发生年龄比一般人早,平均约42岁。

  台湾一位女性31岁就得了结肠癌,原来她带有DNA修补基因突变。 据了解,患者75岁的外婆和42岁的舅舅,都得过结肠癌,另一名60岁的舅舅有结肠息肉,50岁阿姨得了子宫内膜癌。 院方替她做基因筛检,发现她有DNA修补基因MLH1突变,即林奇症候群,也就是遗传性结肠癌。再替她的25名家族成员做筛检,其中4人也有此基因突变,并有1人有结肠息肉,另1人为结肠原位癌。

  另外,FAP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DCC基因等,大多参与了肠癌的发病。

  防癌准则

  1.饮食原则:平衡膳食

  平衡可归纳为六个字“全面、均衡、适度”,使混合膳食中所含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当、数量充足,并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避免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

  具体请遵循《中国膳食标准》。

  2.生活方式:运动起来

  科学家们研究证实,运动可降低结肠癌的危险。

  美国的研究者们集中分析了50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和提出了体育运动和结肠癌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运动越多危险性越低。

  身体中少量的多余脂肪都可能增加癌症的危险;但即便是很少的体重降低,就能够减少这种危险。因此,建议人们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度身体活动(相当于快走)。

  还有证据表明,体力活动本身就可以减少癌症的风险。这种活动不单指专门的运动健身,也包括人们的日常活动,如骑自行车、爬楼梯等等,这些都是积极防癌的重要一环。

  每天30分钟的活动量,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增加,应该做到每天60分钟(或以上)中度身体活动,或30分钟以上的重度身体活动。

  3.优化环境:多晒太阳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的研究报告说:补充维生素D可以对预防结肠癌起到一定效果。晒太阳补充维生D,优于食物补充。

  研究人员在《美国预防医学杂志》上报告说,如果将人体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保持在每毫升34毫微克,结肠癌发生率可降低一半。如果进一步提高到每毫升46毫微克,可将结肠癌发生率减少三分之二,而这需要每天额外补充2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3。

  我们吃的食物中维生素D是比较稀少的,其实晒太阳,是最简单最主要的增加维生素D的方法,因为阳光照在人的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

  但是,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早出晚归,室内上班,很少有机会晒太阳;而且还有人怕晒太阳得皮肤癌。由于这些原因,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人普遍缺乏维生素D。

  专家建议: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奶制品、禽蛋和鱼肝油等;再就是常晒太阳,如果天气允许,每天最好花上10分钟~15分钟晒太阳。 要注意的是不能长时间晒太阳,也不能在烈日下晒太阳,否则有害于健康。

  4.科学预防:及早发现

  (1)做做风险评估:

  首先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结肠癌的风险。

  有直系亲属患过这种疾病?或者自己曾经患过炎性肠病、肠息肉者经常做筛检是有必要的。

  医师建议,50~59岁人群,每2年进行一次粪便潜血检查;

  年过50岁者,应每3年做大肠镜检查;

  如家族有人有结肠、子宫内膜、卵巢、胃或肝等癌症,不妨做基因筛检,一旦带有癌症相关基因,最好每2年就做一次大肠镜筛检,早日切掉大肠息肉,避免变成癌组织。

  (2)去除危险因素:

  *如果有便秘的习惯,应该及时就医。

  * 如果发现直肠出血,应该及时诊治。

  * 每年看医生做大便潜血试验和每五年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检查。

  * 每十年做次结肠镜检查。

  * 每5~10年,做一次气钡灌肠造影。再做乙状结肠镜,结肠镜检查,或双对比钡灌肠的同时,医生还会同时进行数码直肠检查。

  在结肠癌早期症状显现之前,通常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即使你没有任何以上症状,也应该经常做体检。

  (3)发现蛛丝马迹

  结肠癌早期症状多较轻或不明显,常被患者忽视,也易漏诊。故对中年以上患者有下列表现时应提高警惕,考虑有无结肠癌的可能:

  *近期内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不畅)、持续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

  一项针对3万名有经常腹泻体检情况显示,超过九成五把结肠炎引起的腹泻当成一般腹泻,随便吃点药,止泻后就不再治疗,还有百分之三被确诊后也没有引起重视。

  从结肠炎到结肠癌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结肠炎患者得结肠癌的风险高达百分之四十。因此只有彻底治愈结肠炎,才可能避免结肠癌的发生。 

  *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或体重减轻等;

  *腹部可扪及肿块。

  有上述可疑现象时,请立即就诊,确定诊断。(李兰陵)

【编辑:朱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