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新医改实在是一次“拨乱反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重庆日报:新医改实在是一次“拨乱反正”
2010年02月25日 09:06 来源:重庆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月24日,卫生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选定16个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

  国人密切关注的“医改”经过一波三折,终于从“名词”变成了“动词”,最为老百姓所期待的是,“新医改”能否成功?

  公立医院已经为“名不符实”而尴尬了很久,回望20年前医改的初衷:医院吃大锅饭赔本经营,越办越穷;社会“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因此,决策层逐渐淡化了医院的“福利性”,政府对医院“少给钱、给政策”,允许医院“以药补医”、“以检补医”,这无异于推动医院把经济压力转移给患者。虽然解决了当时医院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也埋下了后来医院过于注重经济利益的隐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越来越严重,医疗,异化为一门生意。而这次“回归公益性”、“管办分离”实在是一次“拨乱反正”。

  过去管办一体,政府成了公立医院的“总院长”,造成了公立医院的行为失控和对其他医疗机构的不公平待遇。尽管多年来我们都提倡社会资本办医院,可社会资本办医始终是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都是“管办一体”惹的祸。

  政府长期投入一直不到10%,而医院90%以上的支出靠自己,医院也有委屈。既然公立医院姓“公”,政府的责任就是掏钱和组织筹资。先不论补医院,还是补患者,起码政府应该“补”这个账。此次新医改方案终于开出了“政府补偿”的药方,但取消药品价格加成制度之后,政府的补偿力度将会直接影响着医改的成败。换句话说,政府该如何确保新医改“不差钱”?

  “取消药品加成”,为的是根除“以药养医”。对医生而言,调动积极性尚有“药事服务费”等政策关照,但对“看病贵”而言,却近乎杯水车薪。要彻底根除医生“吃回扣”、“大处方”等灰色行为和高昂的检查费和医用耗材费造成的“看病贵”现象。恐怕还必须强化公立医院的监管。

  医院究竟是“利润最大化”,还是满足患者的“效用最大化”,从理论上当是后者;但实际中却全是奔前者而去。因此公立医院法人化势在必行。新医改方案明确了院长任期内的公益性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医疗质量目标、学科发展目标、病人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以及对社会承诺的服务目标等绩效目标,达不到目标,院长就被请“下课”。

  其实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民营,无非是为民众看病治病。至于付账,那是医疗保障体系配套的问题。因此,提高效率或控制成本,都须在竞争中才能实现。不根本解决医院独立法人的身份问题,而去谈医院该不该盈利,去管束它怎么卖药,实在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公立医院的改革成功与否决定着新医改的命运,然而,公立医院如何改革并无现成的样板可供模仿,何况,现行体制行政化和商业化纠结在一起,改革则势必调整局中各方利益,阻力之大也可想而知。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这一步不好迈,但我们有决心迈过去。”(吴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