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点医疗卫生联合体 市民看病自付比例更低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上海试点医疗卫生联合体 市民看病自付比例更低 (2)
2009年02月25日 14:02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小病小看 大病大看

  -科学看病就医观

  倡导新看病就医观

  记者:徐局长,您身为专家,对于现在不少市民总觉得“看病难、吃药贵”,如何看待?

  徐建光:“看病难、吃药贵”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在看病吃药问题上,确实存在让市民不满意的地方,对此政府各部门正在强化投入,大力改进;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有不少矛盾是由于医患之间、药患之间的信息占有不对称造成的。我是医生,给别人看病;有病时,也曾让别人看过病;现在又管着看病、吃药这两摊子事。从我的观察看来,我们医院里实际上有一大批年富力强、技艺精湛,甚至是掌握国际上最前沿医学技术的医生。这些四五十岁的人与许多老一代前辈专家相比,名气还不是很大,一技之长还没被大众了解。如果大家都去请老专家看病、等老专家手术,光排队就够受的,当然叫苦不迭了。要改变现状,就要倡导新的看病就医观——小病小看,大病大看,什么样的病选择在什么样的层次和范围看,逐级就诊,有序就医,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可就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级医院诊治。最近上海医学界和市科普出版社把38家“名、特、优”医院1200余位高级医学专家临床治疗特色介绍汇编成《东方名医名院录》,为市民提供了一份详实可靠的就医指南。

  医生一天至少看几十个病人

  记者:我有个朋友在国外当医生,一天只看10个、20个病人,而且都要预约,请问上海和国外医生的看病情况有什么不一样?

  徐建光:从工作量上,上海医生承担的任务很重。据统计,2008年全市各医疗机构诊疗总次数为15238.39万人次,比上年上升15.29%;2008年全市各医疗机构出院人数209.48万人,比上年上升7.60%,住院手术人数为70.54万人,比上年上升9.03%。以上海的一天来计算,上海平均每一天医疗机构看病人次达41.63万人次,平均每天医疗机构出院人数达5723人,平均每天医疗机构住院手术人数达1927人。

  由于目前上海病人可持医保卡自由就诊,三级医院和许多区县中心医院人满为患。加上每年要承担大量的外地门诊和住院病人,许多医院不堪重负。近年本市医疗机构的外地出院患者人数大幅攀升,部分技术优势明显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外地患者比例甚至已逾半数。上海很多医生的工作量很大,一天要看几十个,甚至上万个病人,许多三级医院门急诊都是超负荷工作。希望广大市民要理解、体谅。

  市民健康指标已达世界发达水平

  -建设健康城市

  主要指标全国领先

  记者:最近发布的上海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超过81岁,同期公布的上海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也较低,请问这些上海市民主要健康指标代表一个怎样的水平?

  徐建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提高市民健康素质、改善市民健康状况、提升市民健康水平放在卫生工作的重点位置。据统计,2008年,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81.28岁,其中男性79.06岁,女性83.50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12.36/10万,其中本市户籍为6.91/10万。全市婴儿死亡率为5.61‰,其中本市户籍为2.96‰。2008年本市市民各项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水平,继续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

  迎世博“五个人人”

  记者:明年上海将召开世博会,今年是迎世博的最后关键一年,本市全面启动新一轮的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作为一名上海市民,我们该怎么做?

  徐建光:2009年,本市将全面启动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将把建设健康城市与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 “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即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人人劝阻室内吸烟、人人坚持日行万步、人人掌握控油控盐、人人学会应急自救,逐步提升公众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合理利用资源比多建医院更重要

  □骆新(市政协常委、东方卫视评论员)

  很久以来,坊间对医疗卫生从来不缺批评:手术红包、医托药托、药价虚高、无证游医……最终,这些不合理的现象被总结归纳为一句话——“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不少人指出,这是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一种表现,若要彻底根治“看病难、看病贵”,必须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不断丰富医疗资源。这种见解,自然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将“丰富资源”仅理解为政府舍得花钱多建几所医院和卫生所,那是误读了其中的深意。

  今年,千呼万唤的 “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其实,上海在这方面早已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医保覆盖面,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上海连续12年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纳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基本达到“中心城区的居民只要步行15分钟,就可到达医疗机构”的标准;规划实现郊区每个区、县配置1所三级医院,使郊区居民能在60分钟内到达三级医院。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1560就医圈”。

  乍一看,“1560就医圈”似乎是纯粹靠政府加大投入、多建设、多设点来完成的,实际上,这一理念所体现的并非医疗机构数字的简单增加,而是医疗服务分层次、分梯级地满足群众“便捷、优质、安全”的医疗卫生需要。简而言之,绝不是以“大跃进”思路搞重复建设,而是依托现有医疗资源、特别是三级医院的资源,采取“5+3+1”模式,带动已有的中小医院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升级换代、合纵连横”,彼此达成有效的互补、合作。

  上海现有的医疗资源并不差,即便是一个拥有18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均医疗资源的占有率与全国其他许多地方相比,还高出不少。可为什么总感觉“不够用”?说到底,还是跟目前人们对医疗资源使用的“扎堆”有关。群众普遍认为“就诊秩序比较混乱”,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三级医院而言的,三级医院“吃不下”,而大量中小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吃不饱”。无论多小的病,大家都习惯到三级医院,部分患者甚至一天内在不同的大医院重复就诊,这就造成医疗资源“过度使用”与“严重浪费”并存,影响了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分工。

  最近,针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老大难”问题,上海正想办法研究解决措施,基本思路是“推进医疗资源整合,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若干个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如某著名三甲医院设立一个地区的三级分院,就不能完全“重打鼓、另开张”,因为建一个“独立王国”成本太高,这就既需强调内部医疗人员的轮岗,治疗方案也要互认。同时,还要带上几个二级医院和一批社区卫生中心,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医疗网络,相互支撑,彼此照应。

  他们的关系有点像打仗时的“策应”。说白了,没有大医院的医疗信誉和技术所支撑的小医院,开得再多,也难赢得患者的信任;而没有小医院分流的大医院,医生再敬业,也不可能在患者蜂拥而至时,永远面带微笑,也就容易收获“服务质量太差”的评价。所以,对现有医疗资源的优化及合理利用,要比盲目发展医疗机构更重要。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倡导一种新的“就医观”。小病小看,大病大看,不必一窝蜂集中在三级医院和名医专家那里。逐级就诊、有序就医,这也算是患者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吧。

  记者手记

  找对医生是捷径

  □记者 许沁

  跑卫生条线这几年,同事、朋友渐渐把我当成半个“医生”。身体不适、要去医院,都先来问我,该找哪位专家看?“专家”固然临床经验丰富,但当代医学专业细分化趋势加快,一位优秀的医生,其绝技往往只聚焦在某一专科诊治上。如患者不了解清楚,盲目求医,或只看年资和名气,往往会陷入费钱费力、过度治疗的误区。

  在上海的不少三甲医院,一些特色专科确实在全国非常有名,不少外地患者慕名而来,只为了能挂上名专家的号。其实,这不仅需花费两三百元的专家挂号费,第一次见到专家,也是先从简单问诊开始,从最基本的检查开始,一步一步诊断,这样不仅花销多,而且也太盲目了。

  不少人抱怨“上海的医院为什么这么挤”“名医看病也是‘嘴贵’”……可在就医上,专家资源在相当长时间将是稀缺的。目前,本市所有三级医院每日门诊量达到6000至7000人次,最多可达到1万多。像瑞金医院、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一年门急诊量要达到200多万,其中70%至80%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甚至是诊断明确的慢性病配药。如果不能对常见病、多发病、重症和疑难杂症进行合理分级和分流,看个普通感冒也要到三甲大医院挂专家号,不能做到“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那上海的大医院会永远拥挤不堪,专家号也永远都是紧俏的。

  其实,看病捷径同时也是既省钱又省时的最好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对医生。疑难杂症或肿瘤等严重恶性疾病,请知名专家诊断或多科专家联合会诊;普通疾病可以先从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看起,从基础检查做起。等到检查报告出来后,再请名专家会诊。不要一想起看病,就到大医院;一看病,就盲信专家。

  现在,市民到就近社区服务中心可享受门诊诊查费减免,本市卫生部门大力培养全科医生,今年还将试点区域性医疗卫生联合体,今后在联合体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自付比例低,鼓励市民“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希望有一天,当不再有这些“减免”、“奖励”措施时,大家也能自觉地科学分流看病就诊。

【编辑:王赛特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